罗孝子诗① 其二

清代· 刘绎

空山生死地,前后六年中。
只为恩难报,翻教孝两穷。
惨真千古罕,殉竟一家同。
行路犹生感,谁为表苦衷。

东流县

清代· 刘绎

水过村庄淡,城荒草木欹。
瓦堆杨柳岸,墙缺菜花篱。
凉月涨痕湿,秋风羁客知。
逢人问禾黍,又触故乡思。

文园四景,为江春田观察题 其四 一篑亭

清代· 刘绎

松竹交疏影,无如此地闲。
有亭宜近水,积雪悟为山。
笔墨空虚处,经营惨淡间。
剡溪舟不到,清绝掩柴关。

雨后

清代· 刘绎

晚风吹宿雨,春水满方塘。
柳色碧于草,菜花黄过墙。
浮岚开霁景,远浦接云光。
槛外诸峰出,天边一雁翔。

羽可舍人、楚瞻运副同集荫余别墅,即席有赋,次韵酬之

清代· 刘绎

才忆芳洲会,重逢感鬓丝。
茱萸秋尚健,桑梓醉何辞。
情话宜陶宅,风光想习池。
云心随去住,应有故山知。

送林赐阶邑侯奉讳归琼州 其三

清代· 刘绎

渡海寻常事,曾经宦海来。
波澜随境老,鼓角借风哀。
鹏待南溟徙,珠应合浦回。
苍生思利济,终赖士元才。

七月榴花

清代· 刘绎

独出如矜贵,迟开似待时。
火流明照眼,暑退静含姿。
映日重台灿,团云五朵奇。
秋风红一点,应入翰林诗。

次郭羽可舍人《同憩龙蟠洲小风月亭遣兴》原韵。邑有龙蟠洲,犹郡之白鹭洲也,亭盖袭其楼名云 其四

清代· 刘绎

寒光逼深竹,清景惬同游。
小舫浮青雀,新盟对白鸥。
酒怀忘冷暖,诗意为迟留。
君住筼筜谷,何须慕子猷。

永隆寺

清代· 刘绎

缘涧入溪径,过桥寻石苔。
寺藏村树合,门对水田开。
僧已逃禅去,人犹讲学来。
山林好呵护,惆怅劫余灰。

早秋宴集会南丰祠,崇雨舲太守作《明湖秋泛》诗,次韵和之 其三

清代· 刘绎

纵目收空阔,台高倚晚晴。
浮云同宦迹,名士几诗盟。
笑语风生座,人家水绕城。
微茫灯火夕,湖影不分明。

赠黄西陵

清代· 刘绎

世有颠张旭,穷来墨亦痴。
论钱谁买画,得酒且谈诗。
菊冷寒犹傲,枫疏醉亦奇。
牡丹花自好,未肯著胭脂。

寒食浴沂亭晓望

清代· 刘绎

东风三日夜,吹雨过前山。
春事七分外,归心百里间。
寒留花不尽,云待鸟同还。
帆影看来往,江亭我独闲。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