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同学(六首存四) 其二

清代· 刘绎

荐牍方登特诏崇,温纶婉谕体臣衷。
小人有母烦深眷,帝德如天本大公。
自问行藏思往哲,敢为矫激慕高风。
两朝知遇将何答,欲表陈情语转穷。

幸雨 其二

清代· 刘绎

江山凭眺托危栏,对此茫茫感百端。
卷地风过尘扫易,回天力缓旱苏难。
民情雷电惊余定,世事烟云幻后看。
安得银河真倒挽,遍成甘澍万声欢。

孤棹

清代· 刘绎

狂澜滚滚去无停,孤棹中宵倚枕听。
渔火微茫迷远岸,星光隐映动青冥。
南风不使妖氛竞,东海能消战血腥。
直与江流心共远,可堪鲸力破沧溟。

团练示同事

清代· 刘绎

孰为当局孰旁观,曲突徙薪千古叹。
岂有虚文能号召,漫云侥幸是平安。
风波起伏初无定,阴雨绸缪敢畏难。
莫笑杞人忧太远,且将翻覆世情看。

黄寿泉广文归觐,过吉安小集彭芷生寓斋,仍用前韵留别,走笔和之

清代· 刘绎

几番泥爪旧痕存,重写诗怀与细论。
如此风光怜客子,不将芳草叹王孙。
青毡况味真鸡肋,白首交情共酒尊。
等是欲归归便得,年年我已惯窥园。

停车

清代· 刘绎

忽闻市语杂鸡鸣,茅店停车欲五更。
饼热饥僮包袖味,霜高瘦马啮衔声。
回思晓漏牵尘梦,转念冬温感旅情。
此地重来才匝月,却缘何事苦宵征。

寿孙瑞轩茂才

清代· 刘绎

渊源重与溯家声,余庆当年说舅甥。
四壁清风眉未展,一经皓首舌犹耕。
金鎞无术医张籍,玉杖谁扶问伏生。
只合希夷常闭目,丹邱世界本光明。

送张楚瞻大令赴部①

清代· 刘绎

已负栽花十六春,回翔仍现宰官身。
二毛几辈叹郎署,大利何曾属计臣。
足迹周游半天下,痌瘝展转到畿民。
他时音问传京兆,应有平反慰老亲。

至鹭洲见诸生乡捷,既为得者喜,复为失者勖

清代· 刘绎

文章命达欲重论,满院秋香桂子繁。
二水往来争彼岸,八元名姓烂吾门。
遇风莫羡鸿毛顺,接翅终期凤羽鶱。
惭愧年年人树计,相看桃李岂无言。

酬羽可舍人归后见寄次韵 其二

清代· 刘绎

车乘翘翘却顾频,从来道谊友朋真。
犹留云住还游子,幸不尘污谢故人。
阅历一番如梦醒,低徊两念是君亲。
与翁共话升平乐,细草幽花满眼春。

秋浦①

清代· 刘绎

暝烟远浦雁飞双,稳系扁舟傍石矼。
柳影半黄秋在水,芦花初白露横江。
愁将短发窥明镜,醉倚长歌对小窗。
曾是谪仙游赏地,九华山下浪淙淙。

哭郡守王琴仙同年 其一

清代· 刘绎

欃枪西见德星隤,平地风波竟突来。
狐岂凭城能作祟,蚊偏聚市忽成雷。
无良可恨民为贼,不朽从教劫化灰。
谁谓儒生太轻敌,一身拌为兆人灾。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