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石翘比部书来,述夏间病于京邸,赖胡镜舫大令待铨在京,旦夕左右,延医调治,危而复安,因颜寓馆曰“复生”,而以大令所作跋寄示。余既为比部慰而又高大令之义,感而有作

清代· 刘绎

燕云半载隔鸿鱼,疴痒关情一纸书。
风义独高穷阮籍,文词喜见病相如。
何堪世态论翻覆,且附春风问起居。
闻道恤刑仁者事,求生有得意常舒。

题孔绣山孝廉《河声岳色图》

清代· 刘绎

闲从东岱望西岷,俯仰茫茫渺此身。
千古忠贞留浩气,两间灵秀属文人。
诗情偶寄沧州傲,画本重摹丽藻新。
闻道舞雩归咏处,悠然风物四时春。

又次郭舍人见寄韵 其一

清代· 刘绎

鸥鹭忘机我息机,又随春涨往仍归。
故人不隔山中讯,新燕相忘巷里扉。
翰墨有缘如月印,絮萍无定任云飞。
遥知活泼源头水,有客吟诗坐钓矶。

岁科试竣,将入京有作 其二

清代· 刘绎

槎客茫茫独问津,同舟终仗济川人。
曾经时雨难为泽,尚赖东风借与春。
侨札相逢如识旧,邹枚在座幸交亲。
仁贤友事真吾益,漫借皇华判主宾。

和李子畲太守《青原书院》原韵

清代· 刘绎

岂独名山慨仰攀,废兴事事有循环。
谁从佛界仙梯外,独注心源道脉间。
吾学划然分圣域,崇林长此镇儒关。
我来拜谒乡先哲,峰自岧峣水自潺。

曹南试院和季仙九前辈壁间韵 其二

清代· 刘绎

小院春华入管城,可容末座附诗盟。
甘棠树树风流古,天籁萧萧格韵清。
飞絮光阴怜短鬓,惜花心事问长檠。
来朝又整征轺出,揽辔行看绿野耕。

次羽可舍人怡云楼见怀韵

清代· 刘绎

薇省吟诗满药栏,归来松菊有余欢。
经纶且为园亭用,培植还将草木看。
谁念蓬蒿秋寂寞,亦知琼玉夜高寒。
闲云自在天寥廓,何日登楼共纵观。

陪张小浦宫詹、匡鹤泉太史两典试,吴子苾太守同泛舟东湖,过湖心亭 其二

清代· 刘绎

夜景清虚迥隔尘,停舟谁与问湖滨。
楼台位置原因地,枫荻萧疏大有人。
芸馆联镳重话旧,蕊宫看榜更题新。
浮生聚散知何定,我向溪山理钓纶。

百花洲石公祠①

清代· 刘绎

百年灵气拥芳洲,共起新祠祀故侯。
好借亭台传韵事,最宜苹藻近清流。
花间堕泪空谈往,柳外行春旧纪游。
曾向明湖拜遗址,心香一瓣为公留。

泳恩楼即目八首① 其七 犊市

清代· 刘绎

市声偏与好风亲,农事关情正早春。
龚遂令能移末俗,晏婴宅本继先臣。
绿杨影里容新隐,红杏香中接近邻。
莫道风尘无物色,食牛扣角定何人。

送子良大令移官浮梁

清代· 刘绎

四野桑麻户诵弦,相忘丰乐已年年。
花光自泫秋来露,云意犹迟雨后天。
儒吏精神临去见,诗人心迹异时传。
长风万里襟期远,寄我观涛第一篇。

醇士前辈用前韵赠行,再叠奉酬 其二

清代· 刘绎

话到离思夜不眠,此行敢说比登仙。
宦情久似池中水,事业谁凌阁上烟。
鸳记同班惭橐笔,鹤无多俸愧囊钱。
欲将莼脍资甘旨,好趁西风理钓船。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