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咏 其十 负薪

清代· 成鹫

清晨随众出,薄暮负薪归。渐觉钟磬近,远看云树稀。

长林连野烧,落木带霜威。忆昔樵苏地,不知今是非。

锦岩杂咏五首 其四 仙人床

清代· 成鹫

石榻纵横长绿茵,枕边花发几经春。五龙出蛰成仙去,留与岩头打坐人。

宿西竺禅院与僧夜话

清代· 成鹫

閒身随处息征蓬,静掩禅扉话不穷。百结水田孤烛底,一区金地万山中。

潭光洞牖呈初月,竹韵垂檐答响风。几欲诛茅深谷去,芒鞋踏破不如公。

十二声诗 其八 榜声

清代· 成鹫

风便扬帆去,潮生荡桨回。此时欹枕听,何处榜歌来。

击楫情偏远,叩舷声转催。归心似流水,三老莫徘徊。

郑珠江太史特授给谏拜命日诗札见寄赋答一章遥致相期之意

清代· 成鹫

南方有鸟生桂林,九苞五色何森森。一鸣再鸣天下闻,三鸣谱作箾韶音。

翱翔直上木天去,宫商妙叶薰风琴。重华协帝大欢喜,赓歌咨尔谐朕心。

朕心欲广求言路,衮职有阙畴当补。手持白简出词林,拜首彤墀受温语。

退食沉吟思古人,千秋事业遥相许。史鱼如矢不足多,岭南直道肩相摩。

曲江风度著金鉴,后来更有崔菊坡。大声秀才动人主,百折刚峰迥不磨。

山人上书议大礼,布衣越俎光岩阿。古今贤达信不少,超前轶后当如何。

宵衣假寐夜中饭,焚草封章坐待旦。听鸡骑马行出门,陌路回车避台谏。

搢笏批将颔下鳞,牵衣攀折廷前槛。大臣小臣心胆寒,远人近人拭目看。

故山猿鹤久岑寂,孤峰独立思长安。何人手挹天河注,大地为霖复为雨。

馀波写入锦霞笺,重叠泥封封不住。鲤鱼寄书江水流,江水春生閒白鸥。

珠江渔父今何处,翘首五云天际头。

寄郭蓺团

清代· 成鹫

荔枝龙眼又花开,果熟寻僧得几回。千里主宾今李郭,三城人物旧宗雷。

云山北望虚酬唱,泷水东流想溯洄。此地曾游许乘兴,石门斜日有人来。

送六幻师归珠崖东山 其五

清代· 成鹫

多异山中白额虎,龙池池上赤梢鱼。相逢为致殷勤意,别后枯禅已废书。

送关广文典教琼山

清代· 成鹫

游不必京华,仕不必台阁。君不见仲尼欲浮海,子舆劝击柝。

男儿生不逢孔孟在邹鲁,忍使昔圣今贤终寂寞。

出身但愿作儒官,振起颓风返淳朴。一朝筮仕初得心,不惮乘桴徇木铎。

珠崖去乡二千里,白浪如山天一角。大鹏奋翼徙南溟,回首蓬蒿笑蜩鸴。

到时桃李花正妍,独拥皋比陈绝学。谈经论义羞雷同,直指先天觉后觉。

图中一画见天心,纸上六经皆注脚。申韩功利等粪壤,汉儒章句仍糟粕。

诸生侧耳闻未闻,薄海同风争拔濯。彼都贤哲曾閒生,文采风流今似昨,如海忠介之骨骰、丘文庄之淹博。

当年文献未坠地,好与时贤兴礼乐。刺桐开,木棉落,城南更与诸生约。

椰子浆,清可酌,槟榔花,香可嚼。舞雩归咏春正佳,到处东风似乡国。

莫道广文贫,儒门原澹泊。莫道广文卑,閒官无束缚。

挥手重相期,勿复怅离索。昔年此地我曾游,海阔天空纵行乐。

别无一物贮空囊,祇有清风满归橐。世外閒人似贵人,千里一堂同作略。

长官不比老僧贫,常禄犹堪支负郭。探囊剩有一钱看,笑杀山中老饥鹤。

归途口占

清代· 成鹫

尘外轻身身外尘,随风飘忽若为邻。三年乐事惟今日,一路吟诗送好春。

远水度钟知古寺,隔桥闻语识乡亲。相逢莫讶僧归晚,马首南来更有人。

寓锦石寒梅寺,有怀罗戒轩、胡大灵

清代· 成鹫

珠林绀宇信无缘,石室移居又一年。破衲拥床钟板后,残书堆阁药炉边。

入山岂有红尘路,驻世应无白发仙。待子不来身渐老,寒梅花下独栖禅。

点头石

清代· 成鹫

高高不与众为邻,日炙风吹自主宾。四大本空成幻质,三生能了即前因。

立当沧海如无地,坐老青山不见人。莫把虚名强相谓,点头终是一顽身。

题罗元宰四时行乐图 其二 莲池刻漏

清代· 成鹫

白社閒寻惠远师,花边闻漏独归迟。笑声乍落红尘外,应是溪桥送客时。

关于诗人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