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雨况

清代· 成鹫

江分四会水三叉,才听滩声见浅沙。满眼波流思砥柱,一天风雨过芦巴。

减将午食添鱼米,待得新晴埽雪花。劳动同舟远相示,白云深处是丹霞。

和圣冶师来韵

清代· 成鹫

久向樵西寺,伊人在翠微。几时归旧社,高咏寄蓬扉。

隔水空延伫,临风欲奋飞。还山如有约,书札报渔矶。

借园杂咏 其二十六 高枕

清代· 成鹫

年来惟善病,高枕水西楼。独宿同孤鹤,閒眠笑老牛。

云阴山被薄,月满竹床幽。竟夜不成寐,无言自唱酬。

题罗元宰四时行乐图 其四 雪窗著述

清代· 成鹫

秦火犹存未烬书,渊源家学富三馀。分明古道照颜色,映雪寻行愧不如。

庆云八咏 其六 凤岭疏钟

清代· 成鹫

凤峤钟声出白云,更无一字可呈君。洪音敲落西山日,借问下方闻未闻。

赠天宁院主

清代· 成鹫

门临古道塔凌空,山色西来水向东。钟鼓不殊云顶寺,轮蹄争辏梵王宫。

禅心静印千江月,殿角凉生八面风。花下留僧饱斋去,芒鞋无地避残红。

话雨堂英石歌

清代· 成鹫

主人爱石如好友,坐卧与俱行与耦。花边竹底倍关情,苍苔白石长居守。

新辟閒园结草堂,万象森罗莫须有。巨灵无计补虚空,五丁奔命穷罗搜。

深山大泽到交衢,神物韬光混尘垢。选奇罄解杖头钱,转运凭将河曲叟。

云头雨足飞上船,壁立崖崩惊纳牖。主宾握手快平生,珍重客尘频抖搜。

觌面昂藏七尺躯,旁观下拜如俯首。本来面目铁肝肠,岂肯折腰徇五斗。

却愁圭角不囊藏,未免伤锋还犯手。君不见孔嘉三命循墙走,直道难容聊曲就。

落草盘桓待点头,九年面壁牢缄口。

闻雁杂咏 其十三 孤灯闻雁

清代· 成鹫

枯禅如木石,深坐对银缸。静极乃闻雁,声高犹到窗。

履霜心自苦,带月影俱双。莫怪焚膏客,秋怀老未降。

东林七问 其五 问夜

清代· 成鹫

高枕得无事,出门胥有营。红尘骑马客,白发听鸡声。

茅屋閒将老,蒲团坐到明。相看同此意,谁浊更谁清。

赠黄三曜

清代· 成鹫

老僧两脚不出户,眼中之人自来去。一日相逢笑几回,平生肝胆谁倾吐。

莫疑吾道太孤危,不见当今黄叔度。黄生秉志非等夷,膂力方刚年更富。

十一十二通诗书,十三十四工词赋。十五能写沧洲图,十六琴高擅名誉。

十七十八事远游,来往京华如熟路。吴越山川入画图,袖里新诗供喜怒。

去时还是岭南人,归来学得邯郸步。耳边闻我会杀人,入门问取无生句。

东林长老不读书,惯向人前漫抽顾。不须白拂与乌藤,直示空拳自回互。

请君放下文字禅,一曲无弦发深趣。诗中有画画中诗,庐陵米价青州布。

一番谛信一番疑,水尽山穷知去处。当当借路直还家,不用旁人为指注。

隐泉诗院杂咏和马专城韵八首 其一 栖云亭

清代· 成鹫

五色卿云护一亭,天南铜柱有新铭。悬知旦夕为霖雨,留在炎方作翰屏。

泽萌和尚归自栖贤主海云席赠此 其三

清代· 成鹫

松老风高万壑涛,养成雏鹤待鸣皋。直林秋晚悲摇落,咫尺家山入望劳。

关于诗人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