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京见黄芍药

清代· 陈曾寿

廿年负尽看花事,来趁残春亦可欷。万紫千红浑意倦,一枝愁对柘黄衣。

闻病树近甚憔悴鬓发皆白沪寓为居停所逼行将北迁寄此奉问

清代· 陈曾寿

无地托鲲鹏,何时徙北溟。少陵头易白,阮籍眼谁青。

多病且相待,不期能合并。思君话秋夜,风露坐微馨。

往宝应视朴生疾过镇江作

清代· 陈曾寿

霜严风急夜凄凄,踏影微行月向低。北府兵屯残角冷,寄奴巷陌晓乌啼。

熏天可待扬灰尽,学道终怜到死迷。明灭龛灯愁外远,不眠心拾上方梯。

同惜仲夜话

清代· 陈曾寿

白月能知悄悄心,万端一泪去来今。廊通荷气惊凉早,树掩池光受影深。

小语可禁回断梦,忘机聊得继孤吟。沸阶虫响繁如雨,采露秋园迹已沉。

题项圣谟小像 其三

清代· 陈曾寿

衣朱曾表霜红志,尚赤谁知顾绛心。一例忠贞相映发,世人且向画图寻。

夜为齧虫所扰

清代· 陈曾寿

此身自厌亦何惜,还为么么费抑搔。絮坏缝深天几大,蹠香回臭我安逃。

探怀早卜初衷失,扪舌空馀强聒劳。檄讨有心臣力薄,分无才笔动天褒。

湖斋坐雨

清代· 陈曾寿

隐几青山时有无,卷帘终日对跳珠。
瀑声穿竹到深枕,雨气逼花香半湖。
剥啄惟应书远至,宫商不断鸟相呼。
欲传归客沉冥意,写寄南堂水墨图。

病老以自撰姬人兰婴小传寄示即书其后

清代· 陈曾寿

无出非我忧,奉主自欢喜。嫡男就傅书,出入谨护视。

童乌秀不实,恻怛易初旨。祷佛期抱送,茹素但蔬水。

食淡宁无伤,痼疾遂不起。遗女在襁褓,老泪酸怙恃。

此心固堂堂,了无世念滓。生心无所住,所住皆天理。

已矣翁何悲,卓哉善女子。

大雪后同觚庵至灵隐寺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曾寿

松颠一夜雪,山中十日雨。寒滴浸诸天,支筇入太古。

朗朗登宝坊,密室茶可煮。料无丹霞师,木佛饶两庑。

耸肩一觚翁,白地参水牯。我来真空回,见净不见土。

三台山山居杂诗 其一

清代· 陈曾寿

阴雨连朝昏,虫鸟共啾唧。饭罢坐摊书,静影自汲汲。

野穫秋场宽,寒翔啄馀粒。笠锄辟蔬畦,岁事未遑毕。

衣食定须几,辛勤或难给。操约而愿奢,淹泯何嗟泣。

沈乙庵先生以新刻陵阳倚松二集见赠索诗

清代· 陈曾寿

堂堂青石牛,重负万钧去。八风作日用,几辈仍此度。

无益遣有涯,何缘得依据。饮水图满腹,双井一杯露。

风雨不予违,婉娈同寐寤。深冥千仞溪,滑坡留一步。

东轩一老人,启我开径路。欲尝初滴源,派流兹可溯。

韩饶并高音,寂寞伤遗著。潜幽七百载,乍见乃如故。

陵阳自得师,臭味不差误。倚松颇早计,一偈了灾惧。

万古身后前,片羽资感慕。要知薪火传,杲杲初无住。

无隐有心香,百世犹旦暮。何用惜夏高,无言同此趣。

湖上一夕大雪寒不成寐寄怀节庵先一梁格庄 其一

清代· 陈曾寿

冰合重湖玉照窗,心缄万里对残釭。人间只有梁庄雪,天地高寒不可双。

关于诗人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