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同愔仲出都过济南遇刘潜老

清代· 陈曾寿

事到无人见古人,几回离合助伤神。频年解识劳生泪,只有青徐道上尘。

题江杏村前辈梅阳归养图

清代· 陈曾寿

绳绝从知处,沉吟竟至今。孤臣盈箧泪,先帝十年心。

去国残春黯,藏山爱日深。无由见高躅,伫立望轻阴。

同散叟重游天平山

清代· 陈曾寿

石头路滑我重来,白玉莲花处处开。徒向愚溪记灵怪,颇疑虚费柳州才。

愔仲同年独游湖上园寄示二律次韵寄怀 其一

清代· 陈曾寿

海棠吹雪送馀寒,日日风沙怯倚栏。客舍梦过三月暮,帝城花负十年看。

遣春如此宁无恨,纵酒何人惜未残。却枉尺书诗句好,写愁犹得暂愁宽。

和左笏卿丈并简泊园丈

清代· 陈曾寿

河伯乍惊身一蠡,十度真成九度休。平生所负忽失据,别有窥见无由求。

要自黄严入韩豪,更参李婉调王遒。刚柔纯肆非异致,望见难至风引舟。

先生说诗如说道,一稊直可穷明幽。根器钝鲁安足言,刻骛聊可息一邱。

凉风飒飒天忽秋,疾雷破柱惊聋虬。我军出手有周侯,閒居饱饭百不忧。

且从先生长隐几,深堂炉香幻成紫,定心时为微物起。

书诸暨蒋观云诗集后

清代· 陈曾寿

不曾相见廿年后,同异纷纷俱劫尘。初意全违应有悔,苦心难闭尚馀呻。

荣枯迹已殊华管,功罪今犹混李荀。未暇相哀各沉恨,遗诗得失付閒人。

挽陈宜仲同年 其三

清代· 陈曾寿

志事馀孤疢,峥嵘付逝波。盖棺知不瞑,留命更如何。

扰攘轻龙战,衰迟感凤歌。同灾不同尽,疏远负恩多。

已幸

清代· 陈曾寿

已幸蝇蚊去,还看凛冽来。除瓜馀蒂苦,折蔓强花开。

流转惭元量,神通羡万回。时危观校猎,千古杜陵哀。

三台山山居杂诗 其七

清代· 陈曾寿

山中栗正熟,坼苞满田畛。蒸燖拌酱椒,侑酒滋芳辛。

醉中有陶苏,颇洗战国秦。山气忽苍凉,炊香爱松薪。

近邻过朱马,数见弥情亲。虽止桑麻言,不杂朝市尘。

一丘万事旧,开卷时汲新。冷月与朝阳,皓皓同昏晨。

片端且论定,真作山中人。

洗心阁中菊花开时复园来住一月将别为诗四首 其四

清代· 陈曾寿

相赏必至精,爱极反成狷。落落隐逸图,凛凛独行传。

凡流溷终古,花知应泪溅。岂无同心人,颠倒获一见。

飘零自根蒂,天地存畔岸。兀然醉吟魂,孤影若相劝。

丁丑除夕

清代· 陈曾寿

远书危地报平安,强抑惊心且作欢。已有春声喧爆竹,聊寻好语对椒盘。

神焦鬼烂曾何诉,地辟天开有至难。回斡彼苍谁得会,砚冰濡笔起微澜。

福孙表兄以心疾居山寺中屏妻子不茶不饭身备诸苦往视谈竟夕别去途中感赋

清代· 陈曾寿

荒寺翼峰尖,到门日已隤。寒犬出吠客,相见惊且哀。

忍述别后事,但问眠食佳。结构依崖根,厨灶分隅隈。

皑皑雪争席,屋漏淅若筛。诀绝妻子恩,甘此冰霜埋。

浮生觊不灭,劝我致敬斋。我闻十种仙,终竟伤歧乖。

矧兹幽痗疾,惝恍證奇侅。还恐泡幻影,起灭明镜台。

煮粥进园蔬,意厚难相陪。拥炉夜不煖,语寂凄风来。

乱离幸一合,继见何由谐。天明下山去,咽泪酸心怀。

关于诗人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