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化村遇虔人,云以丙戌十月过韶州见小儿于二刘舟中

清代· 钱澄之

失尔经今三易秋,三年有客见韶州。依刘旧恃通家谊,过岭遥纾大宅忧。

迹足可怜随万里,吞声何处哭孤舟!崎岖念汝心全折,舐犊情痴雪满头!

田园杂诗 其三

清代· 钱澄之

驾牛东皋上,有客问我经。我牛依田转,客亦随我行。

请问大《易》旨,此理不易听。乾卦冠潜龙,遁世去其名。

奇门称遁甲,乃能役九星。祇兹无首义,可农亦可兵。

八卦周天转,六位以时成。时哉不可背,亦岂容将迎。

朝为辇上客,夕为陇上耕。斯义如转圜,指出子应聆。

顾客且安坐,吾牛不肯停。东园有嘉树,开花照昏晓。

一为葛藟萦,遂使枝条槁。枝条既以尽,葛藟萦未了。

我欲解其缠,轇轕死相抱。念此不能除,斩断乃为好。

斩藤树亦伤,藤去树以保。今晨心目旷,宿秽净如扫。

乐哉嘉树柯,且复惜其老。寄言种树人,此物去宜早。

喜达行在二十韵

清代· 钱澄之

异域疑终老,生归吾岂望!谁怜灰劫后,重见曜灵光!

祗讶魂超越,犹愁梦渺茫。饥寒来北海,涕泪睹南阳。

日出明宫阙,云低抱苑墙。朝廷遂礼乐,我辈竟冠裳!

诸将鸣鞭锐,千官佩玉锵。避车多豸绣,骑马有貂珰。

访旧勋俱大,逢儿我并长!去珠还入掌,断雁再随行。

趋陛肘时露,陈书指欲僵。故人相问讯,童仆转凄凉!

发向僧居保,颜从虎穴苍。赖将诗过日,但忆笋堪肠。

濯足通身暖,寻医百节伤。屩穿知步履,肩袒验刀疮。

已慰玉关愿,宁劳属国偿!解装存笔砚,纪事足篇章。

钓艇三人酒,茅庵一月粮。此生依辇跸,歌咏六龙傍。

延平寄客生、鉴在

清代· 钱澄之

时事竟难论,秋来悔此行。一官叨半刺,万乘倚孤城。

井邑声朝杂,关门火夜明。知君悲海市,游戏笑狂生。

广州杂诗 其五

清代· 钱澄之

使客投閒卧海滨,轓车相过半交亲。故乡归去衣皆绣,南粤游回橐不贫。

受职莫忘明主赐,衔恩况是历朝身!汉廷吏道兼文武,岂畏兜鍪势逼人!

行路难 其八

清代· 钱澄之

多难逢君事已迟,偷生到此岂宜悲!可怜身外无长物,留取孤臣一卷诗!

酬方蕴修

清代· 钱澄之

谁失方干意,愁吟动地哀!言将蹈海去,怪我踏冰来。

威庙怒犹在,孝陵云不开。伤心是庾信,白发被君催!

睦州道上,示新安穆秀才修玄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屈指闽中路,瞻星去转赊。古桥生石菌,细草结冰花。

绝岭惊人挂,空村怪鸟哗。吞声是国恨,原不悔倾家!

鸠兹酬张惕中

清代· 钱澄之

江头破衲少知名,脱粟亲炊见尔情。痛入箭创阴雨夜,梦回鼙鼓海潮声。

国恩祇觉今生重,交道谁言乱世轻。传说敬亭曾卧病,又冲泥泞去宣城。

古诗 其四

清代· 钱澄之

端坐不得志,出门横朱轮。辉光盈道路,车上意气新。

孙弘起牧豕,买臣方负薪。一言当天子,遂据要路津。

叱吒奔风雷,顾盼生阳春。如何贾谊才,终老长沙滨。

丈夫有时命,岂必终苦辛!

田园杂诗 其五

清代· 钱澄之

春天不久晴,衣垢及时浣。身上何所著,敝襦及骭短。

家人念我寒,一杯为斟满。酒满不可多,农事不可缓。

奋身田野间,襟带忽以散。乃知四体勤,无衣亦自暖。

君看狐貉温,转使腰肢懒。

梅花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何处花先放,向南三两村。未春天似梦,彻夜月无言。

且喜昏鸦散,毋嫌翠羽喧。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

关于诗人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