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漳浦师 其三

清代· 钱澄之

二月长干天昼昏,都人争举李膺幡。笑将涕泪酬知己,坐索衣冠谢主恩。

无路请还先轸首,何人招返屈原魂!当年北寺留皮骨,此日南朝仗尔存!

寄呈留守瞿相公 其四

清代· 钱澄之

辛苦延津事已非,生还辇下愿多违!苏卿有节谁人验,王粲无家何处归?

喜听蛮方歌赤舄,争传词客满黄扉!袖中双笔犹堪用,拟向公门马上挥!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七

清代· 钱澄之

圣朝新政惜繁缨,主爵升沈迥未平!大抵远人宜重赏,纵然高位亦虚名。

雄谈竟博乌台贵,黠竖能邀回寺清。独忆润州钱叔子,空穿芒屩粤中行!

八月十七日哭仲驭 其三

清代· 钱澄之

义公初建鹤湖旗,海邑江城檄遍驰。亡晋尚挥夷甫麈,报韩独购子房椎。

佯狂破产庸儿笑,涕泣蠲租壮士悲。赢得「太常」身后恤,孤忠原不望人知。

漓江泛舟行,为杨武陵赋

清代· 钱澄之

桂林好客武陵侯,邀我九月虞山游。虞山酒罢月初出,乘月还泛漓江舟。

水清沙白石磊磊,小艇一双放上流。酒船坐客歌船并,隔船小伎司酒筹。

丝管啁啾鼓吹乱,忽然声绝扬清讴。是时天气方高秋,四山苍苍烟雾收。

中流放棹船不动,听曲大鱼低昂浮。曲终月皎四方静,更鼓声声城上楼。

城上人语不敢睡,城门不锁彻夜留。城边怪石如人立,醉中认是侯家驺。

侯家劝客樽如卣,夜深客醉劝不休。主人一饮尽数斗,坐客何人堪献酬!

送客归去月更好,洗杯对月回船头。我时醉卧还侧耳,笙歌水上去悠悠。

长汀道中示吴二明府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驿路凋残何处行,又穿烽燧赴荒城。渡头虎迹沿溪去,村外鸡声冒雨鸣。

鸟帽即今双短鬓,青山依旧两狂生。相看漫洒吴江泪,已听褒纶赠杲卿!

鄞江怨词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此日君王行路难,穷庐犹献八珍盘。金钟玉箸髵䰄进,岂似伊蒲出大官!

广哀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七十犹倡义,谁能惜此生!莫悲赍志殁,原不望功成。

诗咏游仙乐,死传坐化名。争知尸解去,底用哭真卿!

八月十七日哭仲驭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去岁兹辰绝命年,椎心不敢恨苍天。定知叔宝神难寿,虚拟相如病未痊。

血溅长堤留碧草,魂归小阁亦青毡。哭君一字肠堪断,夜半山空叫杜鹃!

哀江南 其十八

清代· 钱澄之

新安初不守,仗节司李独。岂意衔须人,近出乌程族!

妻女手自屠,终焉一剑伏。脰断不肯殊,抉吭以瞑目。

尸听府吏裹,义动酋长哭!昔闻潘生言,凛焉毛发肃。

我歌江南哀,哀绝为君续。

行朝过袁太常特邱

清代· 钱澄之

阊阖遥遥稽首还,侍臣剑佩近难攀。声音旧识袁临汝,须发遥惊庾子山。

薄宦生涯随马足,青云咫尺隔鹓班。簪缨聚首真疑梦,泪尽烽烟一破颜。

圣德诗

清代· 钱澄之

文帝贵止辇,太宗宝魏徵。古来神圣主,皆有纳谏名。

我皇仁且孝,不大色与声。小臣叨侍从,窃睹神采英。

大帅对失措,圣度和且平。所以诸藩镇,见者识中兴。

给谏触太后,愚直气以盈。举朝请加诛,受杖罚殊轻。

及与群臣语,往往叹其清。瞿相老崛强,遇事上书争。

温纶皆手答,曾无勉强情。去年献史卷,拟同金鉴呈。

今复问主上,还经御览曾?所言过戆直,左右因相倾。

上言实未读,朕殊有愧卿。从此事披阅,勿负谆谆诚!

举朝叹圣德,臣等实不能!虚怀本天授,皇哉我圣明!

关于诗人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