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 其八

清代· 康有为

骊山笑烽火,庙社泣灰尘。
黄屋传西幸,萧关又北巡。
珊鞭遗御马,红袖泣宫嫔。
肠断淋铃雨,凄凉夜走秦

谒于忠肃公祠

清代· 康有为

华互渐无界,社稷赖斯人。
惨狱同鹏举,公才过太真。
秋山落桑柘,湖水洁蘩蘋。
冒雨求祠墓,庄严拜大神

寄梁大编脩

清代· 康有为

今代梁观国,风棱似左杨。
谪官犹爱国,教授不还乡。
负戴吾何恨,飞腾子莫量。
分飞丹穴凤,且莫梦含香

辛亥夏五月自香港重游日本寓任甫须磨双涛园筑室同居与任甫离居者十三年槟榔屿香港一再见亦于今八年矣儿女生于日本皆不能识相见如梦寐任甫赋百韵诗先有四律奉迎答以四律 其二

清代· 康有为

交魂通梦八年馀,槟屿香江叹索居。
九大洲中我行路,二百国事汝成书。
几阅变迁验家国,屡惊生死送居诸。
同心离处忧伤老,秋水相望恨有馀

碧云寺

清代· 康有为

朱戺金铺殿七重,丹廔窈窕压中峰。
天龙神鬼图千相,宝珞华幢隐万松。
泉绕离宫开涧壑,天来经阁散梵钟。
伽蓝作记伤珠塔,感慨山川几战龙

夜宿海会寺赠至善上人

清代· 康有为

开士诛茅五老峰,手植匡山百万松。
荡云尽吸明湖水,招月来听海会钟。
初地雨花驯白牯,阴岩石气郁苍龙。
读书无处归来晚,桂树幽幽烟雾重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 其九

清代· 康有为

五台山缥缈,七佛地清凉。
云豁金银阙,天开安乐乡。
壮图思圣祖,巡狩痛今皇。
行在无消息,看云但黯伤

罗浮杂咏

清代· 康有为

云气频来往,溪流无尽穷。
涧花杂黄白,山果结青红。
怪树危峰底,孤筇万壑中。
金丹可成就,欲问葛仙翁

那釐利在锡兰山颠六千尺开大原有湖多花不暑风景佳绝当为南洋诸岛最胜处

清代· 康有为

楞伽绝顶六千尺,罨画明湖翠壁开。
繁柳繁花漏园路,不寒不暑好楼台

飞红

清代· 康有为

青鸟能无信,黄骢自蹋春。
银栊温绣被,珠馆屑香尘。
低黛频羞镜,飞红欲坠人。
回头见华月,华月更鲜新

辛亥夏五月自香港重游日本寓任甫须磨双涛园筑室同居与任甫离居者十三年槟榔屿香港一再见亦于今八年矣儿女生于日本皆不能识相见如梦寐任甫赋百韵诗先有四律奉迎答以四律 其三

清代· 康有为

清浅忽然见河汉,风飙不复阻蓬莱。
汹汹碧海淘浪静,谡谡青松闻籁来。
执手似经灰劫别,伤心重借酒杯开。
成行儿女皆新识,异域惊看喜复哀

上海徐园留题

清代· 康有为

萧风摵雨墨模糊,强病重游秋气苏。
去国情怀存宝剑,寻花心事落当垆。
过桥鹅鸭频相恼,登阁棠梨暂借扶。
碧海涓涓通是处,坠红消息岂真无

关于诗人

康有为(1858—1927)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