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奠子刘子祠下前此未有之礼也

清代· 全祖望

尚有讲堂在,依然带草滋。是谁通小学,未易谒先师。

木末花开日,江头稻熟时。破荒陈俎豆,蘋藻一歆之。

天湖庆云寺

清代· 全祖望

明镜本无台,菩提本无树。天湖本无湖,莫问滥觞处。

放舟羚羊峡,取道大蕉园。遥青四十里,知是白云源。

路曲拟羊肠,林深怖虎穴。因缘古佛慈,膜拜不胫集。

梁郎既舍宅,曹洞遂传衣。一自栖壑来,弓冶盛军持。

山花不识名,各各吐香气。山鸟啼其间,盎然感春意。

从行二三子,捷足善探奇。而我已颓然,扶掖仗阇黎。

努力跻绝顶,端州如弹子。一苇漓江流,渺然沟浍耳。

俯睇七星岩,蒲伏来朝宗。或曰彼沥湖,原与天湖通。

天湖今已平,沥湖渐亦闭。伏见均有时,开塞定一气。

更陟大龙湫,飞瀑满空山。清入人心脾,寒动人鬓鬟。

其馀诸小潭,环拱尚八九。或曰是皆湖,未知果然否。

山僧爱敬客,啜我白云茶。肺腑涤尘氛,齿颊吐香花。

坐久移我情,疑与下界隔。转嫌岚气浓,鹧鸪催归客。

阿谁不学者,妄托轩辕遗。谓是攀髯迹,谬语真无稽。

老夫病愁馀,百事已心死。一榻借诸天,五言授侍史。

未能写清胜,聊以正图经。他日讨文献,讹谬庶有徵。

灌浦郑氏秋丁祭黄子

清代· 全祖望

黄子泽五世,于今已一丝。阁下木樨花,秋来放几枝。

嗟我仅私淑,未得揖让于其时。

?堂为予言其同里故吏部张君忠震之贤予素未识吏部不料其植节如是也

清代· 全祖望

殿上更无胡侍讲,天边遍唱李龟年。娄江江水应贻秽,犹喜双清挽逝川。

古井叹为程尚书配金夫人作

清代· 全祖望

尚书大儒子,不死非所期。尚书且不死,而反得之妻。

妻挈女俱死,古井生香泥。长虹夜半覆古井,光与余阙李黼祠堂齐。

吁嗟乎尚书不死非所期。尚书究竟死,东市发叹噫。

失身早不决,应悔负扊扅。国史既舛谬,地志复漏遗,我歌古井神凄迷。

苦雨诗

清代· 全祖望

春水绵连不可住,转眼骄阳定足虑。斯人困悴无生趣,六龙闻向东方驻。

我欲陈词到日御,急鞭义和杀雨势,嗟哉二麦三蚕半天瘀。

送耜堂掌教新会 其六

清代· 全祖望

蓬莱香吏正鸣琴,主客遭逢定赏心。倘有唱酬成别集,老夫乘兴便相寻。

吴兴赵文敏公番马轴子

清代· 全祖望

当年十国觐东都,王会曾惠天马图。竟听西楼酿封豕,驯教南烬困雄狐。

角?忽为新朝出,振鹭谁怜旧社芜。愁绝淮东老龚胜,挥豪儿背泪先枯。

宣窑蟋蟀筒为半查 其一

清代· 全祖望

豳诗床下物,一旦陶穴居。器传明初叶,古色犹斑如。

此非尧遗风,我为思瞿瞿。

吊念祖台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此间两仲子,俱不愧先人。死去犹埋血,生存肯折巾。

流泉共于咽,乔木亦酸辛。所喜清门裔,贞心尚食贫。

题明太祖纪后

清代· 全祖望

恩威转盻太无常,幸保功名仅六王。朝士空曹登党业,书生环?珣文章。

薇垣杀气连天动,竺国慈云扫地亡。开国规模宁有此,頖宫亚圣亦仓皇。

曲台浪说重经师,手著宸奎录孝慈。并后已先陵冢嫡,夺宗何怪启骈枝。

前星频震终沦落,岩塞轻封半险危。始信睢麟精意失,不徒官礼致乖漓。

漫传诚意撤胡床,草床君臣未可忘。此事终应输汉祖,濠梁何处吊韩王。

谁是条侯可授遗,满朝勋辅尽陵夷。天台学士真儒者,不救皇孙一炬危。

江东秪合供偏安,河北绵延控阨难。闻遣车徒卜函谷,悔教弓剑瘗长干。

具官空拟神京旧,亡国重增青盖叹。盛世於今隆继绝,肯容樵牧妄摧残。

访购子刘子亡书

清代· 全祖望

奠夫不作无休死,试问遗书半不存。倘许凿楹无恙在,定留贞孝涕洟痕。

关于诗人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