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诸生请予登高于定山予病未能也梁新谢天申黄文各有长句一首予亦同赋

清代· 全祖望

秋来蕉萃倦题糕,诸子行吟兴各豪。五岭炎风宜落帽,八能清韵在登高。

东篱何处寻黄菊,左手相看握巨螯。我亦掞天阁上望,七星岚翠自周遭。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到今无恙者,犹喜有山川。梵宇矜三佛,仙经重九天。

过云仍冉冉,飞瀑故溅溅。乐事输猿隺,居然太古年。

瓶花斋雨集天台寺僧适以鹿衔草至瓯亭索赋分䪨

清代· 全祖望

小草曰吴风,其来自洞天。逐逐千年鹿,见之口流涎。

藉以金庭茅,沃以桐柏泉。一茎足疗饥,十茎足忘寒。

久久遂跨鹿,御风游层元。寺僧日拾之,珍重禅枝前。

时从绮霞中,一接紫柏烟。道力兼佛力,妙合弥神完。

词客一见喜,拟取投觥船。向我徵掌故,欲补桐君萹。

鸦衔足消毒,蛇衔足摧坚。龙衔足导气,功效各有传。

惟群动有鹿,亦最夸长年。其类为群麋,嗜好伯仲间。

解角候虽别,口泽颇同然。我闻其赋材,上禀鹑鸟躔。

阳冰暨阴大,道在互节宣。谓宜参二冬,和齐乃无愆。

或者妄解之,贻误不可言。愿君更致详,折衷访臞仙。

吾衰已冉冉,百忧感缠绵。鹿亭大小韭,力不振积孱。

何当度阆风,长啸弃尘缘。今夕且听雨,蕉窗漏溅溅。

夜读汉书

清代· 全祖望

英英汉武皇,强仁更慕义。六经置学官,公车招俊乂。

其如内多欲,色取少真意。天门高岧峣,浮云更迭蔽。

将谓下界臣,窥伺良不易。谁知汲内史,一言洞肝肺。

于赫田武安,淫惑亦以㑀。覣其且蔑如,宁复有伦辈。

靡然争滕席,将以邀盼睐。盼睐亦难邀,聊以免罪戾。

吁嗟羞恶心,于人岂不大。所以灌仲孺,裂脰更不悔。

妩媚公孙子,曲学善阿世。及其诛郭解,居然持断制。

直教大将军,俛首屈正议。仝时奸宄徒,闻声群丧气。

一事足表章,未可言尸位。茫茫论世馀,公孙尚难豉。

粤若建武初,生材亦已多。乾纲正独运,十九遭坎轲。

忽焉文武尽,是谁潜折磨。折磨固不恨,其如国脉何。

爱老与爱少,志士耻揣摩。可惜冯郎中,白首竟蹉跎。

若耶溪竹枝词 其三

清代· 全祖望

白杨梅熟甘于蜜。郎若啖时莫倾筐。炎精嘘出鼻端火,失却镜湖五月凉。

客有询及故相阳城公遗事者答以七言

清代· 全祖望

相君勋业应谁同,曰杜祁公文潞公。断断休休元老度,浑浑穆穆德人风。

乞身岂为莼鲈恋,上殿长怀布粟恫。此事谁人成补状,莫教纶阁泯孤忠。

新得袁伯长学士研试茟赋之兼示配京冲一两茂才 其三

清代· 全祖望

闻昔新河启,高才遂挺生。天心悯硗确,地肺应文明。

日送花砖丽,山披石质莹。犹传频扈从,橐研度开平。

游故水部郑君休园用嶰谷旧韵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为问符卿墅,荒荒落日昏。名花天上去,乔木道南存。

尘梦消江市,林峦近野村。风高云倍迥,诗思满篱门。

诘士闻予将至扬留所购沧酒见待

清代· 全祖望

十年不接麻姑酿,横海春光梦寐馀。好事更谁千里致,多情为我一尊储。

旧闻几忆长洲老,绝品宜魁曲洧书。正值江村黄叶满,旅人乘醉涤尘裾。

临川先生病中犹古人出处之义漫呈绝句五首兼东胡抚军复斋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申辕报罢董生黜,更复谁同汲直群。自分不求五鼎食,何妨平揖大将军。

题薏田夜雨图

清代· 全祖望

君家群季后人多,玉折兰摧唤奈何。我更披图增一恸,艺香山下吊棺和。

钝轩为俞四蜚声画雪中高士图索题

清代· 全祖望

高士爱冬不爱春,落落冬心冷愈醇。坐笑春风野马尘,自冬发春乃长新。

千山万径踪迹绝,冰瓯清绝见天根。寒厓之黍抱冻蹲,中有鸿濛木介痕。

百昌不复能氤氲,谁知老子心脾愈净骨愈尊。是谁滕六谁葛三,造化小儿遣来伴吟魂。

山鬼飒飒噤不语,但见峥嵘鹿角横黄昏。暗香疏影自怡悦,忽然老雀一声戛然下天门。

力能通乾而流坤,万籁尽泯我独存。底问北枝为弟南枝昆,冬耶春耶一笑归混敦。

关于诗人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