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一江夏公,所学醇乎醇。一念不妄起,穆然见天真。
历官登四辅,清苦偃蓬门。阿谁庸妄流,但以佛子论。
遭逢阳九灾,左席需丝纶。大厦已不支,只手难救焚。
痛哭辞班出,老臣早致身。江外妖氛满,江头苦雾屯。
浮尸蔽江下,孰与公骨尊。合门从公歼,尤足妥公魂。
思宗五十相,历历可指陈。哀㦲孙文忠,早丧一个臣。
南天继有公,并先鼎湖沦。于今已百年,墨妙犹清芬。
公书虽末技,要复雅以驯。砌里老仪部,旧为东阁宾。
晚节亦无沗,一恸随灵均。我游笑读居,冉冉三十春。
每见必肃拜,谓足百世珍。颓然老屋中,正气长烟煴。
叶子始何年,始自唐中叶。姓徵北里人,艺登南部笈。
器以投琼为,制与选格叶。后主暨思公,位置各妥贴。
鄱阳马竹村,著录时代接。降而至残明,新笺变摺叠。
区分署谁某,半出江湖侠。三十六英雄,曩者拟荆聂。
自经稽仲招,游魂都被摄。何人慕流风,借以资渔猎。
我生于此道,茫未窥藩堞。但从壁上观,心讶且目?。
如何不终朝,转战累百合。正位首分班,计获必数荚。
禽纵或异宜,前却或递蹑。荡锋或争衡,薄险或见压。
责偿或示惩,连衡或用夹。或交绥而回,或设阱以敜。
或利在壮往,或戒在陵躐。或黠见隔垣,或昧迷目睫。
忽然六绯临,亦象掷枭捷。得丧固无常,吉凶难豫揲。
要须乞井公,多储质钱帖。我读五行志,妖徵漏史牒。
神庙之末龄,女郎偶日涉。其名祖金龙,其戏止妓妾。
相传有冯生,滥觞启其䈎。波靡当思宗,荐绅争拈撮。
荆溪最所耽,藉以了相业。四友暨十乱,当年尤款洽。
直庐正沈昏,庙社已血喋。马阮竟乘时,江南祸沦浃。
抢满语不祥,顺风兆竟恊。是笺竟成谶,卒兆渡江楫。
垂末产吉翔,滇王复遭䠟。礼经马从马,乃为此辈狎。
杨郎序早徵,杲老传足慑。小技关兴亡,感怀几心慑。
诸君方确斗,莫笑吾唊唊。他年图谱中,定堪补故箧。
韩先李后且弗论,骈首共障狂润奔。沙场犹道天子寨,塔影长邻太傅园。
莫夸新朝铙吹盛,未若平陵哀唱尊。追忆迎銮几百战,始牧天堑作江樊。
黑王肯为黄袍屈,临风一恸白日昏。铁券莫移精术志,尝墉远致罴虎屯。
大府都厅俄顷尽,峨峨行幄光空门。草诏定须陶学士,袖中宿搆无墨痕。
岂知孤臣耿耿魄,化为邓林枯杖根。幕下殉身谁义烈,枉杀酒吏开朋樽。
朋樽散尽沙虫化,江涛浩浩劫火翻。元之片石不可见,禅枝老矣垂前轩。
庚申相公亦仙李,转盻重围又抗元。
开元天子爱长啸,旦旦宁王来应诏。晚来花萼渐雕残,醉拥美人为同调。
抱遗老子才茟奇,玉笥诸生远莫几。颓唐老茟三四行,当年魂魄犹依稀。
我欲更矾好东绢,旁写小臣元鲁县。微吟一曲于蔿于,唤醒华清春梦倦。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