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分

清代· 郑孝胥

老死虽吾分,衔冤欲一言。
辟人中辟世,为鹤亦为猿。
楼夐天沉月,秋悲叶去根。
儒生机屡失,端已绝乾坤

上海待鉴泉未至

清代· 郑孝胥

南来过此意常违,北望愁予已念归。感逝行吟空抚髀,伤时被酒易沾衣。

遥山隐日成斜照,弱羽冲风更退飞。司马青衫道傍客,待君相对说知非。

两兄将葬(十一月十六日作)

清代· 郑孝胥

临穴沦前誓,馀生负九原。
穷山旋敛骨,瘴海独销魂。
世短犹相失,神伤亦仅存。
弃官如见许,终拟展松根

七月廿三夜

清代· 郑孝胥

劳生吾尚在,骨肉几人存。
残夜自风月,高楼入梦魂。
楚山俱不寐,江水复何言。
怀抱从来恶,鸡声莫更喧

上海旅社二首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兀兀腾腾地,闻歌稍觉悲。
孤怀时自振,百折理何疑。
气已随年减,才应与世衰。
龙蛇书累纸,赖汝作雄奇

晚登吴园小台

清代· 郑孝胥

众喧不妨寂,独往偶成游。
阅世人将老,登台月已秋。
蒲荷丛暮气,星宿沸清流。
何事单衣客,悲歌起饭牛

神户理事署楼中雨望

清代· 郑孝胥

危峰郁郁浪苍苍,对此茫茫我亦忘。
时命看天终濩落,雨风注面暂清凉。
华民力屈愁微业,岛市风移足老羌。
海内故人应绝倒,便从穷发问行藏

朱丙君求题张瑞图草书长卷

清代· 郑孝胥

崇祯定逆案,阁臣居其四。生祠谁书碑,二水败以字。

其书颇精熟,实则有习气。岂不劲且巧,所乏萧散味。

竖眉复怒目,俗笔在刻意。对策列第三,立论却有致。

用人古不分,称职足为治。君子与小人,强名乃多事。

人污言不废,此理未为悖。朱君得此卷,喜看腾掷势。

缶庐亦许可,绝叹龙虎臂。吾意独轻之,一说聊可备。

缶庐擅三绝,诗笔挟忠义。莫持张比吴,逝者有馀愧。

八月二十六日芝口张饮

清代· 郑孝胥

豪举京华在眼前,谁知海外有今年。
客中总觉朋尊乐,酒后差怜粉黛妍。
灯影自繁无月夜,桂香微动欲霜天。
欢场那落中原后,听罢清歌莫惘然

刘聚卿属题枕雷图

清代· 郑孝胥

忽雷流传千馀年,大小二器归此阁。楚园好事继燕庭,铁崖东塘不寂寞。

前有花坡后瑞山,解操唐音听者愕。畏庐复为写此卷,殷勤不惮再三作。

宜春堂中劝我酒,宣统三年事如昨。忽然梦觉今何世,遗老江湖各零落。

怪君风流殊不减,犹能出国责前诺。当时已有万种哀,欲写辄成数日恶。

兴亡过眼更何如,忍倩琵琶转弦索。名流纷纷竞绮语,谁倚新声续梦鹤。

莫誇尤物留佳话,且伴残年专一壑。猛看题字绝惊嗟,震耳波涛啸蛟鳄。

书扇赠武藤大使

清代· 郑孝胥

岘首羊叔子,云台马伏波。
风怀去人远,谈吐得天多。
沧海当斜照,朱楼出翠蛾。
烹茶留片刻,不厌小诗么

游定林观乾道题名

清代· 郑孝胥

定林亦何有,惟有石嶕峣。孤泉涩不驶,灌莽围岩腰。

残寺久难兴,败墙土犹焦。俗僧赞佛力,诳语空哓哓。

那知记名迹,盛述蛇与猫。我怀临川翁,松岑寄寂寥。

穿云复涉水,独往不可招。高躅纵莫寻,神理固非遥。

清咏入山骨,历劫元未销。空山一怅望,悽怆心潜摇。

猗嗟此何世,仰睇仍层霄。题名从剑南,终觉习气饶。

光绪视乾道,后来论宜昭。相牵返城郭,酷日愁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