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郑孝胥
入春转寒雪弥日,杯酒端宜试诗笔。金石书画藏竞出,文山石斋研无匹。
题襟馆中尝并列,今为郭君章君物。摩挲咨嗟肠益热,文采风流各殊绝。
浩气入石涵碧血,相见难回经百折。功名不终终义烈,事业纵隳论忠节。
吾侪相顾愧孱劣,俯仰高斋损心骨。
韬庵功名士,文字兴不浅。少年负盛望,腾跃至贵显。
中间忽垂翼,在野久偃蹇。六十方还朝,乃复丁国变。
仓皇作遗老,耄及志未展。一生若三世,老眼差自遣。
石交惟黄斋,极意为论辩。何至抑忍堪,相轻似微褊。
其诗必可传,五言晚尤善。和章兼细楷,重叠盈箧衍。
衔悲检残墨,驹隙馀一泫。
垂老从亡者,知为举世非。诸公胡不弃,异趣或同归。
好乱犹难止,当仁孰见机。沈思言外旨,相感入精微。
官斋六月花相映,红白尤怜夹竹桃。政尔无言神自远,祗缘不俗韵殊高。
如山案牍围长夏,隔海烽烟照怒涛。老子婆娑聊独笑,花前那得并儿曹。
手写细书沈麟上,岁读五经徐野人。年年见君不知老,但觉浩气成天真。
与子言孝臣言忠,耄期著述犹等身。放翁八十作家训,强项端堪付子孙。
闻道近郊兵已去,门前辙迹复堪寻。秋花承砌堂初启,斜照穿帘柳更深。
水草欲交聊怅望,坡陀未没且登临。年年携酒题诗地,也共神州付陆沈。
黄鹄依然对逝波,倚栏千古一蹉跎。沧江势为高楼曲,楚客愁因落日多。
武汉上游自形胜,官胡遗庙偶经过。书生枉负登临眼,奈此东南半壁何。
容若无双士,梁汾一世才。交期缘未尽,冥感梦还来。
岩壑怀遗韵,精庐问劫灰。多情铁厓老,手为辟蒿莱。
石遗最知诗,未免阿所好。学诗吾亦老,浅陋岂足道。
平生梦韦柳,一字不能到。次之为韩欧,搁笔难其奥。
随人作近体,何异蜂蝶闹。从今欲不作,蓄志待衰耄。
近得虞君诗,于杜果深造。沈雄出意表,纤巧端可扫。
张君师石遗,吐属颇兀傲。为君道所历,弩末愁鲁缟。
一见忍堪字,皎然在目前。同舟下京口,弹指四十年。
北固山头酒,江波照悽妍。巽翁独知此,俯仰皆重泉。
伯符志不遂,吾分当弃捐。
昭穆成行胜聚居,慎终追远意何如?徵题编作山庄集,便抵伊川说葬书。
题名岩腹墨犹濡,惘惘相看入画图。一段烟云成故事,十年江汉老今吾。
钟山游侣踪谁继,乾道诗人世已无。剩就徐郎求拓本,霜松雪竹共模糊。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