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郑孝胥
海角无山中墓田,如云豆麦欲连天。斯人毕竟凭何力,卧拥幽林过百年。
登楼不见海,朝夕望海气。鸥飞能转迟,始觉海已至。
凭高目难穷,胸次必小异。心知鸥所乐,造物靳我翅。
柳州慕为鹘,毛翮有仁义。泰清果忘饥,恶世良可弃。
匏庵诗思浩无涯,强韵连篇力有加。妙手天机元吐锦,高枝老树自生花。
兴亡过眼论朝士,掌故罗胸剩一家。他日从君询旧事,欲编猿鹤记虫沙。
惟将清兴慰蹉跎,渐比名园阅事多。销暑一时寻水石,移尊竟日对风荷。
醉翁去后谁吟怨,傲吏閒来任啸歌。却笑飞卿未闻道,放怀经世待如何。
霏霜蚀月月魂寒,可奈当头隔雾看。宫阙天高归已晚,江湖夜永梦将残。
未斜何碍悬银汉,自转休疑失玉盘。白发丹心人渐老,绕枝乌鹊待谁安?
初酣卯酒见酡颜,出拥朝霞带雾还。著眼分明故难得,却随尘土在人间。
安吴论书家,欲下石如拜。邓书殊非雅,恶札岂可耐。
石庵号蕴藉,堆墨作狡狯。未若何道州,斫陈不挂铠。
何笔晚苦骄,嵬騀近俗态。出林喻飞鸟,我意在无碍。
蟪蛄未可言时命,那识人间秋与春。不惮冰霜成苦节,依然日月见常新。
行歌莫复悲从径,著论犹思效《过秦》。海内名流凭屈指,却嗟行在盛诗人。
去官信为乐,见亲方是归。焉能视日月,荏苒辞庭闱。
俞公仁甚勇,所学在不欺。拂衣谁得止,神助非人为。
万众惜其去,临岐惟一挥。夺得尘中身,还为䣛下儿。
我心怀寸忠,自放汉水湄。为忠不如孝,嗟公遂其私。
虞山有国老,憔悴想霜髭。未可闻此语,凭公寄我思。
神京烽火莽连云,爱子书来隔虏氛。魂梦飞扬多幻想,道途惊绝入传闻。
栖栖江汉诗人老,去去家山落日醺。剩有哀情似熙甫,一篇思子缀奇文。
楼馆嵯峨倚暮空,雨声竟夕杂松风。逃虚路出沧桑外,愤世人来醉梦中。
入海扁舟应已具,看云孤岛更谁同。白鸥欲下还飞去,莫为高吟怪此翁。
归心如箭车垂发,却曲偏嗟足偶伤。韬叟频烦寄声至,旧京相见为诗忙。
奇情蟠郁容徐吐,好句吟哦亦自偿。留取假期迟两月,城南花事趁春光。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