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一 青城哀

清代· 林朝崧

击剑饮君酒,听我唱青城。戴楼门外东望,废垒暮云平。

一片降幡相继,惯送王孙去国,芳草太无情。千载铜仙泪,呜咽汴河声。

到今日,握金镜,几朝更?(故都乔木空在,轵道老农耕。

挟弹儿童亦杳,岂独捕螳黄雀,无复树间鸣。倚伏有天道,何事日兵争?

代寄外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欲拈班管泪涟涟,家累驱人各一天。细说米盐郎亦厌,回文诗附浣花笺。

过涂城故址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秋草萋萋废垒平,廿年前是伏波营。古榕树下閒扪虱,旧事能谈有老兵。

送槐庭归尘港,即次留别韵

清代· 林朝崧

诗名十载鬓犹青,玉立长身瘦鹤形。双屐烟霞来药径,一樽花月醉茅亭。

联床乍慰思如渴,分袂旋悲迹似萍。惆怅瑶琴奏流水,几时重许子期听。

水调歌头 其二 青城哀

清代· 林朝崧

花月大梁道,自古帝王都。青城当日初筑,绣错与茵铺。

岂料铜驼荆棘,两作天家狴犴,新故鬼相呼。出尔反乎尔,报应理非诬。

千载后,歌麦秀,吊遗墟。不知衔璧何处?瓦砾满平芜。

富贵总成春梦,一例天荒地变,仁暴感人殊。重读靖康史,使我泪沾裾。

五桂楼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署额楣间旧步蟾,庭前丛桂树新添。登楼不尽看花感,攀折秋风忆孝廉。

题杨寿若明经

清代· 林朝崧

夫子沧洲逸,相逢叹黍离。可怜逃难后,更赋悼亡诗。

尘土埋琼树,霜风凋玉芝。廿年琴瑟好,弦断为君悲。

学书 其五

清代· 林朝崧

书苑千秋笔数枝,真行草隶各争奇。成名恐落钟王后,远仿周秦以上碑。

洪以南词兄招饮逸园

清代· 林朝崧

月照茅亭夕,好风开素襟。闭门忘市近,置酒坐花深。

潇洒看书画,纵横说古今。主人既风雅,况乃遇知音?

关于诗人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