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朝崧
六旬过二年非夭,老马为驹事可嗟。快意黄金随手尽,回头白日向西斜。
宣城博进催官牒,蒿里新坟泣暮鸦。惆怅秋风吹葛帔,遗孤谁抚乐安家。
小雨留人薄暮天,移樽高阁更张筵。双溪西去波涛壮,万岭东屯紫翠连。
海外江山名士气,诗肠歌吹美人弦。凭君莫唱骊驹曲,看取花枝拥马前。
风流误我费针砭,药裹床头日日添。高卧多时生客骂,绮情减处美人嫌。
虽然酒断涓涓滴,犹自诗吟昔昔盐。若问司勋今悔否?扬州十里梦珠帘。
灯红酒绿画楼东,此夕飞花遇断蓬。沧海桑田多少泪,慇勤弹入四弦中。
竹树连云暮色苍,草堂樽酒话悲伤。一家楚越书传雁,十载干戈劫换羊。
故物道南求犊鼻,行装驴背卸诗囊。远游何似归耕好,身种胡麻妇种桑。
凫舄乘风上碧虚,鸿龙玉狗守天居。少年日下看花好,华屋随人漫曳裾。
绿映波光,碧连岚影。春工绘出郊原景,芳菲又遂岁华新。
换却一番裙屐踏青人。
南浦魂销,西堂梦醒,采香无复年时兴。天涯何处望王孙,最恨萋萋没尽马蹄痕。
霜落空山猿鹤鸣,悲歌击筑四邻惊。狂来痛饮邀车子,兴到清谈对老兵。
正始风流追辅嗣,义熙人物慕泉明。只今汐社多遗逸,贫病相怜太瘦生。
西望登高楼,申浦三千里。犹记虹口桥,共君赤栏倚。
鹤鸣华亭县,花落太湖水。解携恍如昨,晼晚弥年祀。
怜君五经筒,班鬓犹未仕。淹迟弹琴歌,作客风尘里。
夙昔交莫逆,磋磨在文史。封壤今即殊,声容满心耳。
离居欲有赠,愧乏鸳鸯绮。裁笺寄吴云,思乱谁能理!
病也风流肯痛砭,散花丈室道缘添。清狂幸有知心谅,放浪从教俗眼嫌。
色相空中参水月,诗情味外悟梅盐。药炉禅榻留君话,灯影摇秋雨半帘。
愁海滔天岂不涯,倚楼看剑一咨嗟。入笼鹓鹤饥垂翮,塞路豺狼猛倨牙。
欲借风威清雾毒,难回春意上枯槎。兰成身世无穷感,怕听关山蔡女笳。
飞泉千丈落,绝壁一尘无。映日成虹气,随风散唾珠。
垂帘长不捲,好鸟自相呼。小坐林间石,冰心在玉壶。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