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朝崧
家园绮席快论文,酒赋琴歌到夜分。人影勾回花里蝶,笑声吹散岭头云。
一年月近元宵好,几辈轮扶大雅群。为语阿戎勤设客,玉梅香雪已纷纷。
锦石堆沙破簖凉,芦花几笔澹秋光。画屏坐对江南景,欲发樽前吏部狂。
戎马十年耆老尽,邱公去作岭南人。眼中唯有谢康乐,五字韩亡泣鬼神。
数椽聊托此身微,未老怀安是失机。海鸟飞来风太恶,邻鸡啼罢日初晞。
污人黄土时遮扇,隔水青山待振衣。犹有少年书剑在,那堪长掩故园扉。
荆布深知梱内贤,望衡对宇住多年。过从烦作庞家黍,投赠渐无严武蝉。
之子遗徽犹宛在,故人同病信相怜。与君且学庄生达,各保残躯慰九泉。
悠悠七载别离心,山馆挑灯语夜深。存没两行华屋泪,盛衰一曲雍门琴。
陇西已愧家声坠,建德难将乐土寻。便合与君作沮溺,耦耕避世白云岑。
一幅流民图绘就,荒凉烟水堪嗟,不辞屐齿印平沙。
溪流分燕尾,何处认人家?
茅屋石田成一梦,断崖树,尚敧斜。最怜渔父好生涯,钓船流不去,依旧宿芦花。
赤县妖氛满,腥臊战一场。将才无颇牧,圣武是宣光。
宝鼎人争问,凶锋势太狂:翠华遂西幸,铁骑入朝堂。
采薇入西山,抱石沉东海。孤高空留名,骨朽今安在?
世儒守一经,闭门蓄光彩。不知眉睫间,浮云旦夕改。
当年不为欢,景光讵相待。
锦字迢遥寄窦滔,香车有梦亦难遭。情天运厄红羊劫,银海风生白马涛。
蓬岛何时重啖枣,瑶池往日忆偷桃。纤纤好在麻姑爪,莫为他人背痒搔。
不听瑶台仙管吹,帝乡我亦半生离。东南地坼同情泪,风月神交几首诗。
坠溷花无超脱日,惊弓鸟有奋飞时。清尘浊水分头处,此恨千秋诉与谁!
嘉政溪边辟草莱,凤凰山北起楼台。熬波海上银沙积,煮玉云中宝鼎开。
破浪音曾怀大志,弹琴今且皂吾财。延宾籍甚当时驿,十五年前记我来。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