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伯平吴门 其四

清代· 陈宝琛

只无馀暇与论书,篆隶寻源愧不如。一艺可怜关世运,未应结习便能除。

过驯鸥园留别仲昭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仲昭洵令子,温粹含清英。珵美不自襮,澄观瞭八瀛。

昨从上京归,墓田亦已营。掇拾补先稿,梦寐通精诚。

就我来吴门,并载送以行。不期欻至此,编摩共一檠。

有弟舞勺年,皎然神宇清。继述信匪易,世难需坚贞。

吾衰剩青眼,江海无涯情。

枚如丈寄示叠韵有感之作逾日复见过再叠奉和

清代· 陈宝琛

酒炉歌哭僧房话,肝胆忘年白首新。顾我诗才孱到老,多公道气晚逾春。

闭关忍更闻尘事,炳烛容同侣古人。失喜登高好腰脚,又携鸠杖过比邻。

郑友其大舅招饮偕寒亭观旧植梅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三九欠寒翻作热,一冬无雨颇妨花。先开意若相回避,桃李非时且吐葩。

俶玉属题京口三山卷子

清代· 陈宝琛

我初十龄咸丰间,及未兵燹登金山。廿年前复道京口,夜蹑浮玉琼楼寒。

流回沙合骑入郭,岸谷岂独蛟螭蟠?焦山崭然蔚深绿,僧话尘劫如鸥閒。

故人腰黄新舍佛,同岁陈许争传观。无何王郎亦守润,欲约访戴穷幽攀。

江中取泉岁数饷,此味十载留脾肝。一星未终尽鬼录,碧血桑海何时乾?

昨持絮酒掠山过,天为雨泣伤春残。船窗闻笛不能仰,闭置甘受江神姗。

吾宗题画偶徵及,谓廿八字君毋悭。宁知山楼晦如墨,吮笔百感来无端。

次韵答幼点因怀爱苍

清代· 陈宝琛

万绿丛中占一坪,落成难得值春晴。诗来夔蝄如相语,梦醒风涛尚自惊。

彻夕累君无稳睡,四时留客但秋声。却因远忆南州伯,百步廊前绿正生。

林文忠公自云贵乞病归手书家塾楹语公曾孙蔚章重装属为题识

清代· 陈宝琛

再出身歼星斗南,中兴群帅竟刘戡。陆沈今日神恫甚,剩溯书楹作客谈。

送叶损轩改官江南

清代· 陈宝琛

故人秋鼓吴淞舵,懒草词头直青琐。隔年相见话沧江,复此禅房拨松火。

君家去我才一苇,月下趁潮惯单舸。青山留客作屏枕,小园养亲足蔬蓏。

别来梦绕写经斋,花竹图书忆犹颇。怪君便尔舍林壑,手版倒持向尘堁。

诗编礼说压牛腰,腊雪山行冻无那。人生粗取衣食足,何苦春蚕自缠裹?

嫠纬空纡漆室忧,劳薪且有园夫荷。与君吃酒谢江神,片席鸥乡各虚左。

看梅石鼓期他年,苦笋硬差莫烦我。

八月十四夜携家泛南溪晨至小雄山斋晚归诗以纪之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空谷招人是玉龙,南溪山好一重重。几回载得中秋月,半夜浮家看兔峰。

题龚海峰先生浚渠留别筹边三图

清代· 陈宝琛

百年桑梓论耆献,循吏儒林是我师。时棘诏求兵事策,燹馀人话去思碑。

独怜大用生才靳,却羡潜盘入仕迟。鸿雪满前元亦寄,萧条乍喜见须眉。

庸庵尚书用瓯北先生韵重游泮宫诗徵和寄答四律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秀才忧乐关天下,齑粥回思六十年。孤稚未虚贤母训,宾萌新广学官员。

頖宫平世明伦重,畿甸危时秉节坚。漫与耘菘较遭际,吟边海水又成田。

恭和御制赐寿诗原韵

清代· 陈宝琛

一楼潮汐送年芳,奎藻高悬夜吐芒。驽钝心期馀蹇蹇,龙潜文采自堂堂。

久荒菊径从臣里,偶听松涛就赐庄。终望及身见平治,健行无息用斯臧。

关于诗人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