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曲 其一 春雨

清代· 尤侗

春雨,春雨。花上泪痕几许。东风吹到纱窗。日日愁来断肠。

肠断,肠断。又续新愁一半。

念奴娇 其十一 羡门五十一岁夫人四十九岁十月得子名曰百龄是可贺也调百字令

清代· 尤侗

世间奇事,看木公金母、合成百岁。夫妇平分大衍数,阳进因而阴退。

进若有余,退非不足,损益刚相配。乃生男子,美哉则百之端。

以是名曰百龄。在百家姓上,百官图内。好似百花兰桂发,百鸟鸾凤出类。

书读百篇,财盈百宝,百禄天生备。贺君百喜,百壶索取同醉。

浣溪沙 其三 马上见

清代· 尤侗

胜裤新裁蝉翼纱,锦靿自织凤头靴。春风不耐碧油车。

金步摇飞金勒动,玉跳脱袅玉鞭斜。满堤青草衬红霞。

沁园春 其四 反

清代· 尤侗

陆醑前来,枚卜功臣,众口交推。彼从事齐州,清为圣德,督邮鬲县,浊亦贤才。

尧舜千钟,仲尼百斛,子路宁辞十榼陪。髡一石,更先生五斗,学士三杯。

尝闻上顿长斋。即乘马骑驴事尽佳。况卓家少妇,为君涤器,杨家妃子,为我持罍。

山带兰陵,水连桑落,曲部分茅议允谐。咨汝醑,俾侯醴泉郡,曰往钦哉。

贺新郎 其六 立秋夜雨

清代· 尤侗

又是秋来矣。乍回头、悠悠长日,去如流水。不觉西风吹老至,华发星星添几。

思往事、潸然出涕。我自多愁泪洗面,问天公、何苦愁如此。

下一夜,霖铃雨。

声声滴碎惊秋耳。助凄凉、三年客舍,故乡千里。白首冯郎休说恨,尚对孺人稚子。

恨莫恨、别离生死。不信愁人愁不寐,但愁魂、缭绕残灯里。

听漏点,三更起。

河传 其八 八

清代· 尤侗

琼楼玉宇。紫云霓羽。广寒何处。有人问月府。白衣歌舞。

是嫦娥小女。

月圆正值人圆夜。箫楼下。彩凤应同跨。泛金卮,弹锦丝。

红儿。为郎折桂枝。

苏幕遮 其三 行旅用范希文韵

清代· 尤侗

雪花天,泥滑地。漠漠同云,压破山头翠。山接平芜田接水。

望断村烟,只在青天外。

五更愁,千里思。茅舍孤灯,草草留人睡。放着枕头没处倚。

角角鸡声,啼出思乡泪。

对山救我

清代· 尤侗

刘家老公性烈火,满朝公卿锒铛锁。磨刀杀李崆峒,惟有对山能救我。

对山慨应真吾事,骑马上门谒中贵。今日何好风,吹得状元至?

老公倒屣小珰跪,焚香把酒劝公醉。醉公酒,我不辞,我一言,公三思。

力士肯为太白屈,此事非公谁能之?老公笑请先生坐,当为狂生免其祸。

解衣脱帽为公舞,哺糟啜醨无不可。明年天子诛老公,朝里交章荐崆峒。

可怜对山罢官去,一身零落污泥中。对山救我李北地,谁救对山康武功?

且呼少年共豪饮,手弹琵琶曲未终。琵琶嘈嘈弦何急,声声似诉负情侬。

水调歌头 其五 平远堂雨中送春

清代· 尤侗

山上云为雨,山下雨为烟。不分烟与云处、只听雨潺湲。

旧雨送春归去,今雨倩人留住,去住总堪怜。春入远天外,人立晚风前。

试煎茶,宜折柳,共题笺。干戈未定、药酒今夕惜流年。

为问千人石上,妙舞娇歌何处,空谷一诗筵。日暮下山去,骑马似乘船。

沁园春 其八 和阮亭偶兴

清代· 尤侗

无可奈何,旧事南柯,新恨东流。叹易变人情,幻如演戏,难猜世法,闷似藏钩。

闭户无容,出门有碍,何况崎岖历九州。不堪者,看宫中狗监,关内羊侯。

头颅如许谁酬。但醉里乾坤姿拍浮。算冥冥高飞,于人无怨,悠悠行迈,谓我何求。

蝴蝶前身,杜鹃今日,伯仲之间海上鸥。乃所愿,学丈人荷蓧,男子披裘。

南柯子 其一 懒懒和卿谋韵

清代· 尤侗

侍女休催绣,才郎莫画眉。春来常倩梦追随。只为罗衣、不耐晓风吹。

垂手嫌红袖,凭肩恋锦帷。生憎花影学人窥。央得鹦哥、传语却忘谁。

舟中连雨

清代· 尤侗

漏天何日了,高卧尺篷孤。但听水呜咽,不知山有无。

春心黏柳絮,客梦冷菰蒲。却羡溪边叟,纶竿入画图。

关于诗人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