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友二纪前,别离万里外。每恐终此生,无复容交会。
安知三故人,一夕今相对。绿鬓既先凋,行恐成聋瞆。
妻孥幸无恙,幼稚尽成大。两君盖神佑,滇蜀出万隘。
仆也疾未平,中朝谢俦辈。举目孰不改,身存心可碎。
那择儒与佛,有得差为快。既揽淮南春,雕阑杂锦绘。
使者官事馀,翩然动旌旆。连舫指空江,但见天垂盖。
驳嶂立阳赧,受日腾光怪。阴壑霭如云,蒙茏奏悲籁。
阴阳有开阖,一气无迁代。谁云逝者多,澄川故如带。
举觞酹冯夷,布席卧惊汰。聊与平生心,从容托江濑。
古鐎如釜柄而足,今之至者形乃同。昼炊不饱壮夫腹,夜击犹警罢士躬。
想从云车入云垒,白草龙沙逾万里。行色终辞马足尘,清风却傍蟳书几。
君不见缓带犹无挽强力,升米不能尽一食。磊落寸衷包武库,票姚万骑随麾斥。
但持此器出萧关,肤公自勒天山石。又不见惜翁衰老将尽年,见此虽小亦呺然。
挈取山行煮野菜,击歌聊和《采芝篇》。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