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县咏周世宗

清代· 姚鼐

世宗北伐志犹勤,山后宁容地剖分。天意自留耶律氏,人心俄变殿前军。

五朝庶见真神武,再世何难嗣守文。反覆兴亡无处问,瓦侨关外又斜曛。

舟中望板子矶以南山势甚奇因题长句

清代· 姚鼐

黄山天半卅六峰,包含云海蟠奇松。忽乘风雾走江岸,横入江心如卧龙。

风清雾霁水摇碧,远见初日穿玲珑。烟鬟俯仰久未定,玉圭角立谁为宗。

十年前再入春谷,每下篮舆支短筇。枫丹照眼秋锦乱,茶香薰鼻春焙浓。

山中犹未识山好,正坐一障藏千重。轻舠兀坐忽昂首,有似故人天际逢。

凋零绿鬓尘埃后,借问青山好忆侬。

南昌竹枝辞 其二

清代· 姚鼐

城边江内出新洲,南北弯弯客缆舟。莫上滕王阁前望,青天无地断江流。

留别扬州诸君

清代· 姚鼐

年少诸郎各俊才,要余夜尽广陵杯。明月相随天际去,思君还傍月边来。

壬申四月朔陈蓟庄招游隐仙庵承和题庵中旧句奉酬一首

清代· 姚鼐

青溪水长君初到,红药花开我共探。昔画三君传颖上,今逢季子在江南。

馀春澹荡添新绿,细雨冥濛闭众岚。安得世间幽绝地,常教相对并茅庵。

由张秋至汶上口号四首 其一

清代· 姚鼐

汶川千里路漫漫,三峡船如上闸难。篷底春风九十日,谷城山隔缺堤看。

次韵答吴竹桥

清代· 姚鼐

称病君真似长卿,我如蒲柳老无荣。文章已谢当时好,止足宁希史传名。

独立怀人常企踵,相逢狂论复盱衡。清诗泠若临风笛,吹彻秦淮秋气生。

次韵答秦小岘观察赠别并以别谢蕴山方伯

清代· 姚鼐

我如行云向九州,飘然一往不可留。东南烟水一千里,挂帆曲转枫林秋。

西湖绝景四面好,北客拄杖十日游。夜月披襟倚湖槛,晓烟听橹摇湖舟。

朅往山深友麋鹿,归从水宿同凫鸥。两君丰采古贤伯,亦邀宾客探奇幽。

孤山处士余所慕,香山玉局君之俦。四贤祠前共游舫,鱼蟹菱芡新登篝。

恪官事异元丰世,岂开鱼钥贪林邱。斜阳欲尽旌旆返,野人朝亦生离愁。

从来佳处不可尽,安用万壑穷两眸。主人虽贤客当去,径买轻舸随北流。

两君各示七言妙,扣缶讵和编钟璆。使君文章配旄节,漫士踪迹同漂沤。

敢期一事嗣前古,培堤去葑仰令犹。想公更游水深阔,倒浸南北山僧楼。

送郑羲民

清代· 姚鼐

至德交万物,贤否各有宜。譬彼蕙与艾,同被春风滋。

鄙人出孤陋,小若鸴燕知。托君通家爱,谓我相逢迟。

大贤何不容,而我窃自私。造请百不厌,童仆或旁嗤。

雨窗黯青镫,听君绝妙辞。清韵倏邈远,南行指湘漓。

远近何足言,跬步有离思。仪郎古清要,位望今已衰。

出守千里疆,岂复嫌一麾。归家酌玉尊,绿窗樱桃枝。

起挂衡岳帆,天碧劖九疑。曙日清崖猿,渚风摇江蓠。

一闻渔父唱,再继柳侯诗。卧理丹橘閒,民言不忍欺。

公行良自得,何以慰余羁。

竹林寺怀王禹卿 其一

清代· 姚鼐

盘磴上香台,双峰倚槛开。江流天影尽,海气地阴来。

左右皆松响,萧条独客回。他时君到此,空复忆裴褢。

市南宜僚弄丸

清代· 姚鼐

末艺通于道,抟丸亦可誇。销声楚国士,托迹市南家。

质或同埏埴,形元杂聚沙。圆如珠错落,飞作雨横斜。

指上疑呈月,空中即陨花。一廛聊戏弄,万目自惊嗟。

斗已忘蛮触,兵旋靖镆铘。当筵仍祭酒,宣圣亦心嘉。

九月八日偕叶治三陈硕士从弟仪筐侄彦卬谒明孝陵游览灵谷寺晤其方丈僧祇园

清代· 姚鼐

万事靡弗改,谁能测所终。蒋山自齐梁,幢盖浮屠宫。

安知明祖宅,毁塔迁志公。何怪三百年,寝阙生蒿蓬。

我来谒松下,黄槁閒霜丛。故事识已少,今帝德良隆。

守吏卫樵苏,金碧馀穹窿。环峰嶂东南,西眺旷青空。

郭外隐大江,杳来逝无穷。杖策越断桥,攀跻入岩东。

密树欲无径,凉飙激榛中。颓垣外已尽,立殿中犹雄。

想见徙建初,颇极匠制工。老僧为设餐,共语斜阳红。

窴彼万古怀,企此三幡通。人归壑谷闭,深翠澹濛濛。

林杪馀塔顶,盘鹘下秋风。

关于诗人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