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其二 题葛民花阴词梦图

清代· 黄燮清

一声声漏黄昏过,江楼夜凉人静。醉思烟轻,吟魂水淡,吹入谁家门径。

春衫露冷。笑蝴蝶飞来,花间留定。立断苍苔,粉墙残月悄相等。

悠扬清韵乍起,诵周郎丽句,依约堪省。玉柱鸣弦,金钗击节,艳煞半帘灯影。

风斜雾暝。怅潦草游仙,乱莺啼醒。翠被生寒,五更钟易警。

徵招 檐马

清代· 黄燮清

檐牙碎挂琉璃影,宫商为谁烦絮。逼近绣窗棂,说西风来处。

愁人眠正苦。误听了、一铃微雨。细语铮摐,彩丝摇曳,嫩凉庭宇。

宵鼓静方长,黄昏后、支颐背灯凝伫。好梦已难成,况秋声留住。

开帘频看取。只楼外、疏星三五。斗清响、几串玲珑,和竹梢残露。

念奴娇 其二 题查青华人渶龙灵石图

清代· 黄燮清

孤峰瘦立,问飞来何处,离奇倔强。料得巨灵开华岳,削落芙蓉一丈。

太守遗珍,元章新契,庭院供幽赏。博炉香袅,冷烟吹活仙掌。

堪讶剔透玲珑,嵚崎夭矫,无一平庸相。此是庐山真面目,妙手传神依样。

碧髓常腥,苍鳞自动,势欲飞腾上。海天风雨,恐随云气来往。

满江红 水仙王祠神弦曲

清代· 黄燮清

老去东坡,零落了、风流赛筵。恕吾辈,疏狂礼节,重酌寒泉。

廿五条冰弹碎月,十三陵树长荒烟。采黄花、人语冷香中,残翠边。

神至矣,风满船。神去矣,水连天。击空明一片,渔鼓吟舷。

睡起芙蓉窥镜里,日斜鸥鹭拜门前。有小鬟、低唱棹歌来,秋渺然。

浪淘沙 龙岩得马守真玉印,嘱题小令

清代· 黄燮清

白玉篆银丝。两字珠玑。芳名留与后人知。斗大黄金磨灭尽,不铸相思。

押尾带胭脂。兰草差差。风流豪侠想襟期。名士倾城偏印合,惜未同时。

烛影摇红 偕实庵憩梅卿画兰室,灯下赋菊

清代· 黄燮清

曲巷黄昏,暗尘低衬雕轮转。疏帘小院正西风,霜气催新雁。

倚壁银缸乍剪。画秋痕,露浓香浅。小窗月上,若聘幽兰,天然仙眷。

九陌烟花,艳桃秾李争寻遍。怜伊高格不宜时,淡处知谁见。

尚有词人醉眼。但相对、无言自远。愿留残墨,添注寒泉,写成长卷。

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 其二

清代· 黄燮清

危冈下千仞,势峭若趋重。篮舆苦倒悬,前颈承后踵。

临崖步始转,倚壁肩更耸。吾身在中央,宕飏挂枝蛹。

群峰叠巨浪,碧海莽莽涌。揽远尽众观,出险有余恐。

须臾历夷坦,轻捷快推拥。就下抑何易,怦怦使心竦。

法曲献仙音 题管夫人画大士像

清代· 黄燮清

鸥去亭荒,雁来江冷,画笔犹留千古。写竹光阴,散花身世,愁根忏除能否。

待稽首慈云里。东风谩飞絮。

忍回数。换沧桑、梦尘残劫,何况是、春水影中儿女。

一曲念家山,悔当时、生向东土。玉镜非台,问莲花、庄在何处。

愿心经持诵,修到雪衣鹦鹉。

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 其一

清代· 黄燮清

山行无直径,一径辄数转。绝壁断去路,路尽忍复现。

脩谷袤羊肠,单车出蚁线。初从井陉入,继讶天磨旋。

人语隔丛薄,鸟声韵葱茜。去影远已灭,来踪到始见。

负重慎险巇,斗捷耻巧便。至境贵渐臻,力行尚无倦。

高阳台 苏小小像,为如冠久观察题

清代· 黄燮清

笑颊红欹,娟眉黛远,天然画里真真。艳迹依稀,难忘油碧车尘。

东风蝴蝶怜芳草,尚思量、往日罗裙。断桥边,楚楚垂杨,可是前身。

旧游每忆西泠路,访埋香小冢,一奠清尊。我辈情多,悠悠隔世伤神。

落花满地沧桑泪,料蘼芜、也化愁根。待何时,劫尽春回,重与招魂。

苏幕遮 皇觉寺至西竺庵

清代· 黄燮清

夕阳桥,芳草浦。十里江村,九里成烟雨。认是西湖堤上去。

处处留人,处处留莺住。

送征帆,吹恨绪。衣绣相思,万里黄金缕。今日轻阴明日絮。

添了残红,便算春归路。

凤凰台上忆吹箫 写韵轩

清代· 黄燮清

滴露融珠,吹香晕研,写来锦字争传。笑碧山偕隐,犹待金钱。

贫是书生常例,无别恨、除是神仙。谁修到、红尘艳果,紫极情天。

翩跹。佩声去杳,千里外秦云,想像婵娟。剩蠹馀残墨,尚照人间。

应叹寻常儿女,轻耽误、一晌因缘。春归也,王孙未归,芳草经年。

关于诗人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