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清明即事次杜韵同王础尘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久无消息岭云东,有药休教为已聋。北塞坚冰犹在野,南州新草漫连空。

百年饮恨孤儿在,三月伤心万国同。老泪只应镌楚竹,招魂空自赋江枫。

金陵佳气松楸里,铜柱高标指顾中。莫向春光怨迟暮,与君同是白头翁。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 其八

清代· 陈恭尹

物产由来百粤殊,柔条婀娜亦军需。东南竹箭曾无价,不数当年董泽蒲。

送李方水梁叠石两广文还琼州

清代· 陈恭尹

不惮朱厓远,微官为老亲。联翩渡海楫,去住倚闾人。

路迥分茅接,天开五指新。及门方伫望,行矣及深春。

拟行药城东桥

清代· 陈恭尹

百行皆有营,一暇不易得。非无出门时,往往为世役。

兹晨服食罢,曳杖信所适。蔼蔼涉墟莽,悠悠越阡陌。

芳郊属春和,天宇迥昭晰。川流扬晓晖,林表霁新色。

旷观既以怡,内省寡所斁。未羡高鸟翔,安用抟风翼。

息意慕华膴,何心厌衰白。修名匪岁年,寿考岂金石。

至理有恒期,浮生徒自域。

游尹澜柱铨部园林十首 其六

清代· 陈恭尹

曲渚平无浪,扁舟晚不归。如何垂绶客,亦有钓鱼矶。

天月欲随我,水云微上衣。小童轻把棹,莫使白鸥飞。

长洲张宗肃见访别后有诗次韵奉答

清代· 陈恭尹

生来忧患日观爻,清固难居浊未淆。驷马肯回穷巷辙,一枝真愧野人巢。

敢论方朔能肥遁,差免扬雄更解嘲。载读诗篇频击节,白头千里有神交。

送周维念

清代· 陈恭尹

西江秋水正汤汤,暑气初销小阁凉。归客过逢初泊舫,病身相送不离床。

关山别路无杯酒,书札京华少报章。卧写新诗不成字,故人休讶懒嵇康。

寄何孟门时客琼南二载矣三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醉别江头解袷衣,别来两度见芳菲。海南节序无寒暑,空使王孙不记归。

发闽中向匡庐寄蔡艮若

清代· 陈恭尹

劳生同逆旅,何处是他乡。
渐听人声改,才知客路长。
买舟彭蠡月,回首洛桥霜。
指却飞花笑,闲身尔亦忙。

次答刘沛然兼送之端州

清代· 陈恭尹

我居天一隅,幸豁千里目。四海有同心,风期每相属。

之子三吴英,轩车来问俗。旅病卧孤舟,宾至不及肃。

贻赠一篇诗,恳款见衷曲。一吟五内宽,再咏双眉蹙。

蹇予生不辰,水深聊自漉。不无危苦词,敢并骚些读。

岂知堕泪猿,更作求声谷。义心知调古,直气识节促。

悠然金石音,出自丝桐腹。为君埽蓬蒿,衔杯泛霜菊。

与君涉牂牁,堆盘进黄独。旧宫禾黍地,当欢或成哭。

君家太湖上,瑶圃皆积玉。联飞声满空,手著书盈屋。

徒惊潘令毛,渐叹荆州肉。迟暮各有怀,古道敢不勖。

传经本儒行,今晨装已俶。岩高星可占,峡暗云仍畜。

善价倘有时,毋为久藏椟。

答袁二玉即送之归馀杭兼柬季伟公

清代· 陈恭尹

十月黄花犹在径,拥褐徐行黄没胫。清晨有客叩我门,童子贪眠呼不应。

病身出揖小亭西,袖有新篇为我赠。临风玉树既皎如,满把骊珠光照乘。

闻君家住西子湖,浩然动我曾游兴。山色周遭郭外青,波光一片衣间凝。

春烟秋月几衔杯,故国旧家同堕甑。羡君生长久承平,往事何堪入聪听。

南来诗卷气有馀,展读终朝语清醒。不嫌老马问修途,自愧霜蹄早蹭蹬。

季生闻说寓兰溪,母老儿娇室悬磬。君年方壮渠尚强,好上湖船共深订。

折杨柳歌五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家居杨柳下,直路西北驰。望郎不可见,折尽门前枝。

关于诗人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