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戊寅寒食日作

清代· 樊增祥

灵鹊枝头久不闻。闷来无意近芳樽。纱窗几点清明雨,一院青苔自掩门。

银叶冷,画瓷温。禁烟时候易黄昏。墙东三度如钩月,断送梨花又一春。

霓裳中序第一 其三 消夏

清代· 樊增祥

山栀缀粉朵。尽日薝林香里坐。风竹似人婀娜。更鱼戏莲西,蝉吟琴左。

东轩小卧。似柳阴、拴系吴舸。新诗就、杏笺自写,贴上玉连锁。

真个。小年长日,办一室、周旋我我。朝来梅雨已过,且慢曝经函,细研茶磨。

旧京风味可。久不见、新冰脆果。南檐下、鹤翎松粉,任向葛巾堕。

玉楼春 其九 八叠前韵,记南中景物

清代· 樊增祥

南飞一雁霜翎刷。苦忆莼羹青玉滑。绿枨树底纳鱼租,粉菊篱边堆蟹甲。

陆郎自饭松陵鸭。邻寺趁斋清磬戛。终然服食爱江南,笋苦蕨甜花芥辣。

浣溪沙 其三

清代· 樊增祥

无复珍珠慰寂寥。泪丝终日织鲛绡。心随七十二沽潮。

蓬岛万重难觅路,银河两岸未成桥。可堪暮暮复朝朝。

望江南 其九

清代· 樊增祥

都门好,院静绿阴斜。颊雪嫩施云母粉,瓜红还染凤仙花。

仙帔两重纱。

金缕曲 午诒代某君答《弃妇词》,亦赋一解 其二

清代· 樊增祥

卿认双星错。是天边、参商两点,命宫牢坐。暂学鹊桥牛女样,转眼南箕扇簸。

似沟水、东西都可。长念观音经一卷,雪衣娘、开了雕笼锁。

羞再抱,绣衾卧。

含颦别趁鸱夷舸。漫思量、吴宫旧事,燕娇莺媠。碧玉连环茶碾子,掷与双文则个。

浑不是、佳人负我。我是负人曹吉利,任娇啼、不悔连波过。

鸳牒字,付秦火。

桂枝香 己亥五月初七夜,寿平招同古微、逊庵观名伶桂凤演《宛城》一剧,赋此赏之

清代· 樊增祥

罗衿麝袭。更海样华灯,良宵初七。筝柱十三金雁,宝鬟盈尺。

南风五月清无价,况红樨、暗吹香息。晚花犹俊,秋娘未老,靓妆明逸。

正荡妇、高楼倚笛。便迎归甲帐,锁春严密。一霎金戈铁马,翠钿狼籍。

山眉水眼盈盈处,泪燕支、秀靥红湿。浅颦深笑,消魂无限,为伊倾国。

买陂塘 冒巢民《菊饮诗卷》,为先生裔孙鹤亭属题

清代· 樊增祥

恁风流、晚香身世,南都遗老如在。一篱水绘秋花影,肯与青山俱卖。

彭泽宰。把薇蕨、余生别立餐英派。幽芳任采。便以菊方兰,将诗品画,香出所南外。

桑田变,三百年来沧海。弘光宣统同慨。欲消此酒知何物,最后南唐一蟹。

缘不解。看赵璧荆弓,来去多灵怪。河山又改。叹辽鹤归来,灵鹣不见,空读瞎牛画。

步蟾宫

清代· 樊增祥

林花著雨胭脂湿,绣帘外、春寒犹力。小楼吹笛杏花天,恰刚是、仲春十一。

淡妆浓抹娇无匹,算一到、西湖也值。越罗衫子藕丝裙,被烟水、通身染碧。

菩萨鬘 其三

清代· 樊增祥

燕笺春媚污人口。画师稍取杨龙友。百尺媚香楼。双栖楼上头。

白门看雪苑。千里红丝罥。撚断琵琶弦。不为瑶草弹。

角招

清代· 樊增祥

粉墙侧。双珠树,有心做弄霞雪,玉柯相纠结。二赵二乔,芳意亲切。

东风寒涩,让女弟娇强先发,早已魂消姑射。

还留半袭绯衣,待昭阳倾国。

清绝。露苔粉渍。瑶台月下,更讶燕支湿。尹邢轮侍栉,晚嫁飞琼,堪人怜惜。

红红白白,直看到绿阴时节。细数三分春色,一分白,一分红,一分碧。

兰陵王 其一 寒夜有寄

清代· 樊增祥

凤城侧。茜袖谁家擪笛。纹窗静、深掩翠绡,窥户琼蟾堕西北。

沈烟锁屈戌,香息,郎衣染得。东廊畔、纤屧去来,隐约莲?印苔隙。

相思又今夕。谩点逗心犀,拂掠须漆。冬花盦里填词客。

任翠羽双啅,绮琴三弄,玉梅才放二分白。早飞上宫额。

脉脉。熨瑶席。奈绣被寒深,薄酒无力。绿枨细掐连环百。

待密寄罗帕,玉纤亲擘。来朝相见,述昨梦,杏靥赤。

关于诗人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