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极乐寺海棠花下,同子珍彦清

清代· 樊增祥

柳花无力。点上春衫碧。几曲回廊閒伫立。过尽蝶双莺支。

秾花一树谁看。单衣小径风寒。消得玉人一凭,新来祇有阑干。

最高楼 灯夕书感

清代· 樊增祥

人日过,春在绣帷中。银烛影,落梅风。灯屏尽画桃花马,帘旌双绣柳条龙。

可怜宵,切莫放,玉尊空。

消尽也、红檐霜与雪。且料理、铜街花与月。休更忆,凤城东。

金莲宣赐知何日,金鳌缥缈是何峰。又三年,浑不见,软尘红。

清平乐 其一

清代· 樊增祥

楝花风细。帘卷湘波翠。过午双柑人不至。柳外黄莺独自。

墙头纤草垂垂。画廊密雨如丝。净洗芭蕉两本,待侬叶上题诗。

玲珑四犯 其二 再和午诒一百年前白荷花瓣

清代· 樊增祥

榜眼莲花,早历尽中书,廿四番考。太素光阴,三万六千过了。

曾见五世鸳鸯,一辈辈、白头双笑。记一年、一阕菱歌,红豆金箱不少。

那回偷采芳龄小。叹莲娃、生子都老。藏身粉指青编里,也抵中山一觉。

依旧浅水蓬莱,想玉面、皱纹羞照。忆折梅同下西洲,犹是玉台初稿。

虞美人 其九 回文

清代· 樊增祥

窗红倚睡春人美。见梦双蛛喜。镜菱来照皱罗衣。久坐绣帘风飏小花飞。

飞花小飏风帘绣。坐久衣罗绉。照来菱镜喜蛛双。梦见美人春睡倚红窗。

鹊桥仙 壬子七夕

清代· 樊增祥

绛河如故,鹊桥如故,添得女牛闲话。去年相见尚新秋,怎今岁、中秋过也。

千秋万岁,一年一度,也胜蟾宫月姐。月轮天上有圆时,最可念、人间孤寡。

送入我门来 和㤅伯师《明妃抱子图》原词,寓宜男之意,今更赓之

清代· 樊增祥

剖竹称王,依蒲得姓,龙庭汤饼筵开。系出香溪,生小是香孩。

黄?羞结桃花子,奈胡语琵琶马上催。问龙种可有,阏氏玉貌,冒顿雄材。

老上单于已老,还招汉宫燕燕,万里投怀。他日文姬,粉本预安排。

蛾眉一例怜花蕊,更偷祀张仙祈燕禖。取宜男瑞兆,兰香瓠白,送入门来。

双双燕 其二 再和砚荪

清代· 樊增祥

宝帘窣地,正宫柳微黄,晓霜凄冷。妫姜旧事,细马轻车相并。

早是桐飘绿井。问隔岁、香巢可定。风前一幅红襟,闪得夕阳无影。

山径。烟莎绿润。叹弱羽无依,海青独俊。宫槐谁守,画角城头催暝。

任是雕梁睡稳。也难忘、台城鸢信。亭北栏干,冷玉了无人凭。

忆旧游 其一

清代· 樊增祥

甚莼波松雨,白石仙人,又到垂虹。系缆桥亭畔,正栖鸦病柳,瘦倚西风。

万顷具区烟水,残照湿濛濛。问素袜明珰,采香泾里,底处相逢。

绝代填词手,向水云深处,凭吊遗踪。寂寞吴江路,念楚骚谁续,霜陨兰丛。

为问米船图画,淡墨是何峰。且笛谱重翻,悽悽冷烛双泪红。

江城梅花引 秋闺二解 其一

清代· 樊增祥

锁香房户小帘㰍。桂堂东。几相逢。云际一钩残月挂梧桐。

闲踏苍苔来又去,频徙倚,玉阶前,白露中。

月黄星黡晚妆慵。口朱融。鬓蝉松。近也近也,近重九、愁雨愁风。

半臂吴绵纤手慢裁缝。刀尺已收临欲睡,还看取,小灯花,缀玉虫。

梅花引 其二 南中寄茶果至

清代· 樊增祥

把瑶函。念家山。十八荔娘红玉酣。味如兰。味如兰。

亲叉镴瓶一瓯春雪甘。

霜林何日红于酒。更将百颗题书后。忆江南。忆江南。

玉破鲈鱼,不如金破柑。

唐多令 代人寄外

清代· 樊增祥

绣幕水沈烟。檀槽独茧弦。又西风、疏柳残蝉。一纸平安难得到,容易到,早秋天。

掐遍玉连环。藁砧山上山。好姻缘、暗卜金钱。万水千山容易到,难得到,谢郎边。

关于诗人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