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

清代· 乾隆

蓂英春恒识,韶茎夜自吟。
惯生空里象,解幻古为今。
火树争璀灿,冰泉细酌斟。
灵通能尔绝,未免有机心

溪亭对雨 其三

清代· 乾隆

爽气逼溪亭,澄观合杳冥。
瀑泉浑助壮,荷芰似添馨。
坐可消尘壒,谁能拟色形。
须臾云脚敛,净展远山青

季夏香山 其二

清代· 乾隆

零露湛常流,停云薄旋收。
水山观动静,鱼鸟适飞浮。
画意真堪会,人心已向秋。
万几才少暇,诗思又纷投

清代· 乾隆

每自不禁愁,萤光又见流。
漫云能烛夜,底事更催秋。
背月偷荧耀,因风托去留。
昨年已感触,今夕忆从头

桃花寺晚坐

清代· 乾隆

回跸驻林斋,悠然与意谐。
泉声经雨壮,山色为春佳。
月白新悬镜,松黄半落钗。
前年曾静憩,今夕更澄怀

顺义县行宫对雨

清代· 乾隆

离宫已萧寂,秋雨助凄凉。
一晌偏成忆,千秋罢举觞⑴。
羽寒愁棘雀,声咽怨阶螀。
遣拨吾原惯,其如镇搅肠

玉乳泉 其二

清代· 乾隆

嘉荫浓成幄,金风爽拂衣。
镜光呈朗照,竽韵发清机。
时有仙禽下,静看花雨霏。
午钟传古寺,云里辨依稀

立冬日香山静宜园驻跸 其三

清代· 乾隆

遇闰浑移候,元冥代白藏。
坳停纵馀绿,溪勃早漂黄。
似画排村落,如墉在圃场。
即兹真吉瑞,和叔漫呈祥⑴

补桐书屋题四琴之作旧桐已枯命工斲为四琴名之曰瀛蓬仙籁湘江秋碧皋禽霜唳云海移情既成匣而藏之仍置补桐书屋中徘徊感旧辄以命篇

清代· 乾隆

爱尔特生质,成琴亦足豪。
七条龙在轸,四美友成曹。
非爨休称蔡,有弦何碍陶。
即看题句者,两鬓点霜毛

复雨

清代· 乾隆

乍热才三日,为霖复一犁。
麦收诚已定,禾长又将齐。
林壑景堪赏,蒲榴节好题。
洗兵和众庶,静验识端倪

清代· 乾隆

候暖因逢闰,蒙蒙散雨丝。
洗兵真是喜⑴,布泽可称时。
膏遍南东亩,波添鱼藻池。
今年春事早,举趾恰相宜

立秋 其一

清代· 乾隆

斜照半川横,梧飘一叶轻。
霁光添惨淡,秋信太分明。
潦水行将澈,寒蝉亦已鸣。
甫田消息好,额手待西成

关于诗人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