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园早秋 其三

清代· 乾隆

旭影檐前上,繁英砌外新。
泥情谁问景,秋意易伤人。
蛩语传莎底,萤光散水滨。
抚时届流火,北郭去咨豳

秋英

清代· 乾隆

秋英非一名,绕砌发闲荣。
似读嫏嬛集,都含潇洒情。
露间香越净,风处态偏生。
叶底寒螀语,倩传不得平

碧云寺(九月二十日) 其二

清代· 乾隆

佛日增轮奂(重新碧云寺以是日落成),霜天凑洁鲜。
六檀非所论,万景得教全。
似画开屏写,成诗磨壁镌。
石桥今又过,忽忆虎溪边

项圣谟松涛散仙图即用自题原韵八首 其三

清代· 乾隆

曹子诗如画,淮王事已尘。
登仙徒有箓,妙笔见斯人。
道润何须药,心闲自合真。
蓬瀛方寸内,不必问沧津

石门店 其一

清代· 乾隆

跋马石门店,村墟飏晓烟。
今年秋好在,前岁景依然⑴。
场圃无隙地,华胥极乐天。
更看冬麦播,绿意遍遐阡

清代· 乾隆

谷日占三白,开年第一祥。
琼华连翡翠,冰柱缀鸳鸯。
易化应春律,当空助晓光。
蓬婆偏不藉,遐意忆西方

游香界寺诸胜 其一

清代· 乾隆

问景当初夏,游山趁晓凉。
无多攀石磴,乍已出云匡。
捷径欣初得,临高俯下方。
万缘参辐辏,一念静商量⑴

雨 其二

清代· 乾隆

不疾不徐势,檐声已细斟。
烟光春树合,黛景暮山沉。
米画迎眸赏,周诗即事吟。
贤臣虽跋涉,喜雨定同心

西甘涧

清代· 乾隆

此路乃初路,探奇越得奇。
当秋坐精室,寻古得残碑。
石底幽泉漱,松梢宿雾披。
人心欣创见,我意也因迟

香山值雨 其一

清代· 乾隆

山峻生云易,林深过雨凉。
霏空才淅沥,回望剧苍茫。
涧叶皆增润,岩葩各斗香。
方欣沃稌黍,漫虑湿衣裳

御园早秋 其四

清代· 乾隆

廿首诗成后,生秋为建庭。
梧风初送爽,蕉雨乍堪听。
唱晚蝉嘶急,鸣阴鹤梦醒。
屏间生色画,陶铸合称灵

池上居 其一

清代· 乾隆

快霁林间景,高秋池上居。
徂云辞玉宇,爽籁入纱疏。
爱绿移烟竹,怜红对晚蕖。
几馀无别遣,课字与翻书

关于诗人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