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即目用唐太宗爽气澄兰沼诗八句为题各赋一首 其二 秋风动桂林

清代· 乾隆

我爱玉华岫,馡风穗穗黄。
露光溢翠幕,鹫岭贮天香。
鼻观参离合,生机介暑凉。
轮囷枝叶好,修斧恨吴刚

清代· 乾隆

塞雨能增冷,秋山不障寒。
马蹄轻可试,鹰羽劲思抟。
埭草将霏白,峦枫欲作丹。
总催秋稼纳,农庆筑场宽

即景 其二

清代· 乾隆

一岭界双水,双流汇一溪。
问谁为布置,莫与识端倪。
野鸟呼名异,山田纳稼齐。
侵镳寒气重,满谷霁烟低

秋日恭奉皇太后巡行塞外晓发圆明园即景成什 其三

清代· 乾隆

三时勤望岁,历览夙忧舒。
黄已禾堆圃,青还菜绕庐。
花边蝶引辔,树底鸟窥闾。
得句催赓韵,邹枚在属车

清代· 乾隆

傍晚辉苍岸,随风度玉津。
回灯遥掩映,腐草辨疏亲。
明自通身暗,火传无尽薪。
偶观知候物,为忆照书人

是日复得诗四首 其三

清代· 乾隆

杰阁横霄汉,金容泯古今。
风幡底参偈,泉石此娱心。
隐楯窥明镜,循岩听暗琴⑴。
从来耽静地,是处畅幽襟

题韩干照夜白

清代· 乾隆

于古闻空冀,而今果识韩。
独嘶霜月白,特立朔风寒。
有志陵金络,无心忆锦鞍。
丹青曹霸老,画肉也应难

池上居 其二

清代· 乾隆

乍见锦绷包,旋听绿玉敲。
有堂如白傅,不雨度西郊。
啭树莺求友,衔莎雀补巢。
一泓相对处,无虑置杯胶

万松寺 其一

清代· 乾隆

精蓝胜已奇,乔木秀山姿。
名不受嬴污,干曾闻偃为。
惟应风入耳,谁得斧斯之。
点笔成吟处,童童影未移

秋日即目用唐太宗爽气澄兰沼诗八句为题各赋一首 其三 露凝千片玉

清代· 乾隆

彻夜碧虚净,侵晨玉露鲜。
花承团复碎,草拂坠而悬。
群列蓝田秀,分来金掌圆。
长秋多怨女,何事独求仙

燕文贵匡庐清晓图

清代· 乾隆

云峰天外矗,秋景晓来宜。
雁阁栖霄汉,虹桥饮水湄。
锦林扶巀嶭,珠瀑落嵚崎。
恍忆银河畔,青莲得句时

春日驻跸香山 其一

清代· 乾隆

聊结烟霞意,闲探山水清。
筑斋初断手,得地即怡情。
入眼春光好,迎人幽事并。
不渝终始志,勤政对公卿

关于诗人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