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笄山①

清代· 乾隆

迢递云中过,临风感慨多。
犹来杞城操,应续柏舟歌。
人在代何在,笄磨志不磨。
鸡鸣山月曙,里语更传讹⑴

塞雨 其一

清代· 乾隆

塞雨洒深秋,清吟兴邈悠。
遥峰青乍掩,空宇白如流。
牧马声全息,虞人火未收。
苍茫烟霭意,恰似凭江楼

雨三首(时六月二十三日) 其三

清代· 乾隆

水色接天光,湖亭眄渺茫。
诗情讵花柳,乐意在农桑。
慰处当初伏,观馀忆远方。
望赊得陇后,笑我审无妨

中元夜看荷灯

清代· 乾隆

烛幽灯擅夜,写洁月临秋。
即景悟薪火,乘波任去留。
闲情谁与系,好句分相酬。
兴罢鸣归棹,萤光夹岸流

暮春静明园杂咏 其三

清代· 乾隆

梯云登峻阁,披树俯青皋。
糁径憎繁絮,随波惜败桃。
佩文依竹素,得句应松涛。
咫尺会心处,然疑濮与濠

题虚静斋 其一

清代· 乾隆

轩席虚而敞,松萝静且佳。
鸟吟如演梵,山色自忘怀。
蜗篆白留壁,苔纹绿到阶。
常年潇洒处,取次悟生涯

春日瀛台即事 其二

清代· 乾隆

佳节含韶富,闲愁触绪多。
也知春可乐,常奈闷中过。
逐景聊复尔,看花似若何。
维摩无说说,身不着曼陀

天成寺江山一览阁作 其二

清代· 乾隆

万里江山纳,三间轩阁虚。
直令忧可忘,到此习全除。
嫩草初春破,连林积素馀。
如来全体示,而我亦如如

人日

清代· 乾隆

七叶仙蓂放,风光到上阑。
德将仁一致,卦与复同观。
银燕思春社,瑶葩斗晓寒。
斋居方变食,未敢试辛盘

春日南苑行围即事杂咏 其三

清代· 乾隆

堪咏车惟好,难方囿是灵。
村烟遥带白,苑柳迟(去声)拖青。
迥野扬旌过,平畴问稼停。
获来新射鸭,中使进慈宁

初冬日瀛台 其一

清代· 乾隆

君雁回灵沼,卿云拥趯台(瀛台旧名趯台)。
乾坤壶里永,楼阁镜中开。
人字犹存柳,珠妆欲试梅。
温暾明牖暖,几暇一徘徊

秋夕斋居

清代· 乾隆

莲漏递铜闼,槐鸦噪玉垣。
心斋屏甲帐,神契悟风幡。
不有生无灭,由来寂已喧⑴。
垂垂香穗紫,坐久独忘言

关于诗人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