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云罩寺定光塔

清代· 乾隆

视下曾无地,言高只有天。
常时云外影,今日塔前禅。
步步烟霞路,行行般若船。
问谁经到此,尚有俗尘蠲

冬夜遣兴四首 其四

清代· 乾隆

不与逸为期,无妨静亦宜。
言忘漏声永,坐久焰花垂。
偶写数竿竹,或吟五字诗。
匡床将睡鸭,不改昔年时

汤泉行宫叠旧韵

清代· 乾隆

广陌接游宫,温波澈鉴空。
适来参水月,过去悟幡风。
楼阁化城似,山林太古同。
灯窗清燕夕,书史足研穷

清代· 乾隆

着物欣含爽,驱云合放晴。
岂怀分别见,因境爱憎生。
翼翼催苗实,萧萧助马鸣。
高峰停辔处,万里向虚明

雨三首(时六月二十三日) 其一

清代· 乾隆

浓云起半宵,甘泽洒三霄。
戚戚愁心沃,隆隆暑气消。
不宁苏稚黍,兼可种新荞。
夏杪沾时雨,惭惶六幕调

游香山 其三

清代· 乾隆

无那林泉兴,匪耽山水居。
来青(轩名)自宛宛,约白(亭名)故如如。
鸟语入窗牖,岚烟起砌除。
庭前柏树子,别我忽年馀

暮春静明园杂咏 其一

清代· 乾隆

风物欣和畅,林泉果静明。
观山常住体,乐水太初声。
飞跃天机适,琴书道趣生。
西岩聊纵目,绿野事深耕

午日

清代· 乾隆

望云忧麦槁,度节忘蒲青。
巽二风无巽,灵均雨弗灵。
艾樽终日辍,粽席两年停(去岁此际亦望雨)。
重廑慈闱虑,中心越不宁

雨中过顺义县 其三

清代· 乾隆

历历绿塍鳞,来牟色倍新。
榆烟低处润,村霭澹初匀。
鸟噪惊檐瀑,人欣浥路尘。
无花良亦可,不是为寻春

盘山行宫即事 其三

清代· 乾隆

当户多丹嶂,周阿有碧苔。
于焉乐书史,何必命樽罍。
彷佛读韩序,依稀辨李台。
肯穷游览兴,伫待奏章来

除夕

清代· 乾隆

兰席年华丽,梅窗淑气回。
即看今岁去,仍是旧除来。
坐惜三更烛,欢闻九陌雷。
扇鸾双启处,曙景为重开

幸翰林院谒至圣祠因示诸臣

清代· 乾隆

兰台移法驾,柏殿礼先师。
重道非徒重,斯文固在斯。
千秋垂法则,一室俨金丝。
景仰高山近,休辜浴凤池

关于诗人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