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白诗

清代· 乾隆

稍遣秋之日,闲吟白也诗。
仙才信有谪,逸笔总多奇。
竹响含风际,涛声出峡时。
汉庭召方朔,国色藉名垂

静明园杂咏八首 其六

清代· 乾隆

偶泛鉴湖明,荷风拂棹清。
鸥波光上下,梅雨昼阴晴。
古帖闲来拓,名茶手自烹。
夕阳在高柳,蝉嘒一声声

夏日至上书房示弘曕辈

清代· 乾隆

师友罗时彦,经书萃讲筵。
真诠探月窟,妙理悟鱼渊。
广厦无烦暑,分阴惜细旃。
耽诗漫学我,努力且希贤

人日 其二

清代· 乾隆

韶华渐可寻,人日此登临。
雪色曦阳怯,苔痕傍砌侵。
阶蓂无落叶,谷鸟有佳音。
彩片何须剪,春光入上林

消夏十咏 其五 萤

清代· 乾隆

向晚撑扁舫,芦洲泛碧澄。
伴吟浑似月,照夜不须灯。
已报秋前信,应知雨后增。
长门今古恨,赋扇几人能

武试毕还宫太液池泛舟咏雪示词臣张鹏翀

清代· 乾隆

瀛岛三珠树,江城五月梅。
液池犹滟滟,琼蕊正皑皑。
着柳如添絮,溶波似酦醅。
同舟羞李郭,赓韵有邹枚

题天成寺江山一览阁 其二

清代· 乾隆

高阁坐秋风,江山一览中。
低临云影白,乱缬树梢红。
佛殿岚初合,僧房竹暗笼。
静思延赏意,不与侍臣同

西海泛舟 其一

清代· 乾隆

岸柳遮阳景,湖风漾碧波。
雨馀行处静,山翠望中多。
笙响蝉鸣树,香薰擢拂荷。
绿塍如错绣,倚咏兴如何

秋夕(时八月十九日)

清代· 乾隆

迟迟玉蟾上,想为惜时留。
桐影阑干露,花阴络纬秋。
疏砧来远墅,凉籁入高楼。
天地望中阔,山川诗里收

七夕感事六首 其二

清代· 乾隆

巧节当秋晚,华筵傍砌呈。
萤飞避扇影,蛩响促机声。
玉宇凉萧爽,银河夜浅清。
当年谁恣乐,宝殿号长生

题张雨森画屏十景 其九 村斋冬课

清代· 乾隆

霁后玉玲珑,光分瓮牖中。
芸编棐几绿,兽炭地炉红。
遮莫烹羊乐,将毋立雪同。
一般村舍景,偏觉让冬烘

剪园蔬赐大学士南书房翰林等

清代· 乾隆

畦圃秋来候,葱齑雨足时。
梳风烟甲冷,烘旭露华滋。
穑事因堪验,天工藉可推。
许甘藜藿味,退食任委蛇

关于诗人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