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感事六首 其六

清代· 乾隆

钧天奏玉虚,阿母到来初。
分景曾名剑,班龙共驾舆。
长生虽有术,入道惜无书。
何似天人策,明庭对仲舒

清代· 乾隆

密锁千林树,迷离暗晓光。
乍看平野白,却失远山苍。
卷速全消日,收迟为护霜(塞上雾多则霜降迟)。
停鞭遥望处,添得几峰黄

读君鉴录

清代· 乾隆

此鉴堪称鉴,君难果是难。
欲明兴替故,不厌再三看。
克已须存敬,居心莫自宽。
孜孜勤恤意,非博万民欢

静明园杂咏八首 其二

清代· 乾隆

帝京瀍涧泽,此处溯灵源。
昼永风生树,雨馀花满园。
蜗盘涎作篆,柏老石为根。
足有林泉乐,何须骑吹繁

消夏十咏 其十 蛩

清代· 乾隆

秋信凭谁报,王孙花下归。
吟阶声尚涩,振露羽犹微。
皓月伴清咏,凉飔动薄帷。
坚冰何待履,君子贵知几

消夏十咏 其一 荷

清代· 乾隆

澄思临池镜,含情对月窗。
春光回洛浦,秋水忆湘江。
爱看花无万,宁闻格有双。
坐参兼倚咏,声色任摐摐

致仕礼部侍郎衔内务府总管丁皂保年九十矣朕每进宫必入朝请安矍铄如昔诗以赐之 其一

清代· 乾隆

旧日春卿贰,清时万石君。
目光犹奕奕,衷赤尚勤勤。
乐易故应尔,忠良众所闻。
泰平无战伐,马援漫从军

初秋玉泉山 其二

清代· 乾隆

夹岸残蝉沸,轻舟数里过。
黄新亚畦稻,红老贴波荷。
花木芳心歇,乾坤秋意多。
拈毫抒逸兴,莫漫惜蹉跎

夜静读书

清代· 乾隆

日暮促归鞍,龙堆夜气寒。
银檠辉幔屋,玉魄上枪竿(岭也)。
把卷光明映,忘言子细看。
边笳忽吹动,几处落梅残

清代· 乾隆

山雨晓廉纤,诗情触目拈。
凭将遥黛洗,微觉峭寒添。
瀸渍由归辔,溟蒙下细帘。
白云才散处,露出数峰尖

题张雨森画屏十景 其五 荻浦秋渔

清代· 乾隆

金风泛秋濑,渔艇破溪烟。
鸿雁霜前信,菰蒲镜里天。
差堪观共济,底用羡临渊。
村酿香堪贳,银刀值几钱

初春

清代· 乾隆

柳带鹅黄渐,波流鸭绿微。
轻云时出岫,暖气欲沾衣。
花信寻常候,春光次第归。
东郊方待泽,懒去问芳菲

关于诗人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