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廉雷三郡旅中寄怀道香楼内子 其十五

清代· 屈大均

树树山鹕唤,村村竻竹围。炎云秋更起,清露午芳晞。

高士难求食,佳人易乐饥。归与浮峤曲,与子共芝薇。

万安县道中

清代· 屈大均

南风九月未生凉,渐近炎天岂有霜。已见鹧鸪来大庾,更闻鸿雁自衡阳。

滩愁惶恐当前路,山恨零丁是故乡。北塞频归南塞上,祗应雄剑识肝肠。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庙枕皇冈古色春,冕旒遗影细生尘。娥英变化元天女,鹿豕依稀是野人。

仙饭一丛香草掇,御床三尺玉琴陈。阶前拜手敷辞罢,泪洒幽篁似楚臣。

题惠阳叶氏园 其五

清代· 屈大均

可惜江山今已非,先臣功业在金微。汉家祗有天山月,来照樽前旧锦衣。

罗浮对酒歌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为农只是种花田,花换春醪不用钱。更向梅花村里住,梅花持去酒如泉。

清代· 屈大均

红莲宜子白宜藕,白者香多红者否。莲秧频种春分前,红莲持作白莲偶。

枝头向南叶易舒,花比叶高一丈馀。春分后种花苦短,田田影里含芙蕖。

年年种莲不及早,街头买得数缸好。吹香一夏喜风多,朝朝一朵开怀抱。

苗烈妇挽诗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夫婿平凉至,飞扬万里鞭。合欢蝴蝶洞,同梦素馨田。

卫玠人看杀,陶婴自可怜。孤鸾不饮啄,比翼向黄泉。

乞顾生写真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两世名家作画师,黄荃父子及徐熙。太仓顾氏今神妙,待诏金门有虎儿。

早春喜宛平陈健夫枉顾沙亭村居 其四

清代· 屈大均

殷勤山喜鹊,不遣片帆回。月为弹琴上,花因酌酒开。

水声乾白石,山影湿苍苔。连日须阴雨,留人在啸台。

寄华阴王山史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独鹤亭西下榻时,风流儒雅互相师。王家墨妙仙灵授,刘氏文心父子知。

螺老不曾珠子少,竹枯未见箨龙迟。频同玉女持浆去,南至罗浮讵有期。

林中杂咏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向花啼不已,一一是相思。更有山鹕好,雌雄总画眉。

答邹清士赠砚

清代· 屈大均

一片分蕉叶,真岩此不多。亲从东洞割,自取细沙磨。

玉气云常湿,花痕蜡未过。持归与娇女,小字写曹娥。

关于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