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恭人挽诗 其五

清代· 屈大均

余妻曰华姜,聪明亦如子。寻尔向黄垆,揽袪啼不止。

妾父亦将军,与卿皇舅似。腐肉何馨香,忠魂在箕尾。

与卿诉天帝,请剑诛封豕。生未复家雠,死当雪国耻。

在古有娥亲,在今惟伯姊。

早春喜宛平陈健夫枉顾沙亭村居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半亩虎门西,门临涨海低。人随潮水至,马向落花嘶。

鸡黍高堂作,琴书稚子携。君生孤竹里,只解爱夷齐。

送泰士兄葬

清代· 屈大均

峨峨千尺松,崩向此云峰。白日无饥凤,黄泉有老龙。

名留高士在,墓待故人封。痛哭辞烟树,归时已下舂。

赠杜陵刘汉臣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老友年来尽,馀君是故人。心犹青岁壮,情似白头新。

饥渴催为客,恩仇待许身。相逢休慷慨,且饮玉杯醇。

归舟得二山鹕喜赋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二禽泷水至,绝与画眉同。欲得长相唤,须教各一笼。

不惊多饮啄,无恨是雌雄。归向吾儿女,绵蛮水竹中。

吴门春日作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春光最爱阖阊城,清婉吴音复有情。一代风流馀屧响,千秋怨毒是箫声。

家家柳拂长天乱,处处花含积雪明。市井只今谁烈士,桥边空识伯鸾名。

五老峰背观三叠泉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我爱匡庐瀑,无如三叠泉。高高从五老,飞落蠡湖边。

石上洒明月,日中含绿烟。海风吹忽断,一半入空天。

题惠阳叶氏园 其三

清代· 屈大均

湖心亭子更风凉,山雨飞来若散霜。莲叶莲花争出水,不愁无处宿鸳鸯。

紫峰阁梅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夜夜空林里,相看冻不归。坐残千嶂雪,添尽五更衣。

结侣如园绮,为餐当蕨薇。无人爱幽独,于此共忘机。

咏管宁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生长惟潜逸,栖迟岂守高。闺庭閒出入,几杖未烦劳。

语客惟经典,依人自羽毛。一匡思祖业,慷慨在蓬蒿。

早春喜宛平陈健夫枉顾沙亭村居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易水悲歌后,燕人始有风。屠沽当日好,市井至今雄。

山绕黄花北,河吞碣石东。君才畿辅少,北鄙不相同。

王不庵作卧龙松歌为予寿诗以酬之

清代· 屈大均

黄山山上多怪松,半生石笋半芙蓉。芙蓉石笋亦松变,有一不变为卧龙。

龙本无形以神化,真形往往与松同。龙之隐者但高卧,人不见龙见髯翁。

髯翁鳞甲多怒决,柯如苍铜枝屈铁。引根十丈始作干,干虽千年似萌蘖。

霹雳横将偃盖倾,蛟螭争向轮囷结。夜光有火出空心,日炙多膏流断节。

一枝一干一尺蠖,求信且复依岩穴。山僧写图贻我看,王子作歌含凄咽。

尺寸得空自盘攫,纵横穿土苦羁绁。峨峨千尺乃无势,幸因奇丑免摧折。

五鬣短短少波涛,声似风雷畜未泄。苦心爱此一树怪,自少摩挲至大耋。

蹒跚尚有尊足存,支离乃是鬼神设。臃肿何须规矩中,斧柯且喜薪蒸绝。

虽然久垫非泥蟠,撑出丹崖作遗孑。石破天惊自小时,后凋凭尔存孤蘖。

本是轩皇昔所种,平泽至今乍明灭。当年且战且学仙,霜根留得玄黄血。

灌溉颇用朱砂泉,滋润微凝太古雪。浮丘无力治拘挛,容成有意引寥泬。

黄山诸松此最古,儿孙万万丹台列。卧者天渊自高深,立者栋梁久颠蹶。

君指此松为予寿,意在不材能蹩躠。蝼蚁频容蚀茯苓,藤萝一任为瓜瓞。

松黄落地成古苔,松子满天低可缀。君在黄山亦一松,莫教化石存榾柮。

一松孤作老人峰,秦汉来封久不屑。卧龙复有扰龙好,缭绕数峰出巀嵲。

一松飞作天生桥,一松倒生更奇谲。烦君添作四松图,置我松间长用拙。

关于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