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澹翁六叔父开春病起之作

清代· 屈大均

花为春寒未海棠,犹馀梅过立春香。怜翁身入新年健,与我情同爱日长。

吟处自能空海岳,酒中那得有彭殇。消除白发诗篇在,况有知音在草堂。

赠别吴门朱雪鸿 其九

清代· 屈大均

吴船多六柱,一一受风凉。藕是伤荷好,松惟阔叶香。

湖中鱼斗大,溪上酒城长。归及小儿节,瓜蔬满画堂。

徐君自江左来广赋赠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牂牁一夕下炎天,珠浦维舟水驿边。汉使光辉思陆贾,越王雠耻在梅鋗。

罗浮蛱蝶元称凤,南海菖蒲亦得仙。胜地招寻应不远,城西即是素馨田。

送明逸人

清代· 屈大均

孤云谁得似,万里独无依。处处青山好,迟迟故国归。

亦知春色尽,不忍夕阳微。渔父津休问,桃花有是非。

寄从兄泰士

清代· 屈大均

湖南雪尽时,一夜草离离。春色如流水,王孙尚未知。

雁归沙塞早,月照石堂迟。憔悴江潭上,谁听渔父辞。

赠从化郭邑侯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鲁史君家学,孳孳笔削心。专门三传早,吏治一经深。

政简宜山县,书成亦竹林。汉儒推董氏,黾勉嗣高音。

庚午元日作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岁朝频献万年觞,令节三元此日长。夜半已知周正朔,年深犹记鲁春王。

白头金胜来瑶水,素手椒花出洞房。作颂更同刘氏妇,慈容相映有馀光。

将从雁代返岭南留别程周量 其八

清代· 屈大均

罗浮双岳峙,一半是蓬莱。风雨时离合,波潮若往回。

宁无蝴蝶洞,不及凤凰台。文献曲江后,须君接武来。

渡琼海

清代· 屈大均

扶桑南极外,江汉各朝宗。声荡乾坤尽,光吞日月重。

云过鲍室暗,潮落虎门封。万里无终始,乘桴孰可从。

送从弟无极归里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白云忽改容,愀凄若风雨。黄龙何宛蟺,相追在洲渚。

同气不相离,庶几吾与汝。与汝怀芬芳,离骚绳祖武。

崇兰恶无实,相将树稷黍。泰山易崩颓,相将保鸿羽。

成仁即神仙,韩终非所许。愿言守儒术,毋坠先人绪。

赠别吴门朱雪鸿 其十

清代· 屈大均

传闻言偃宅,古井接潮波。一片洗衣石,千秋生薜萝。

精华南国盛,文学大吴多。君爱琴川上,遗风总善歌。

过大梁作

清代· 屈大均

浮云无归心,黄河无安流。神鱼腾紫雾,苍鹰击高秋。

类此雄豪士,滔滔事远游。远游欲何之,驱马登商丘。

朝与侯嬴饮,暮为朱亥留。悲风起梁园,白草鸣飕飕。

挥鞭控鸣镝,龙骑如星流。超山逐群鱼,穿云落两鹜。

归来宴吹台,酣舞双吴钩。惊沙翳白日,垂涕向神州。

徒怀匹夫谅,未报百王雠。红颜渐欲变,岁月空悠悠。

关于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