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瓈镜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铸石那能似,玻瓈出自然。光含秋水影,尺寸亦空天。

赠别吴门朱雪鸿 其四

清代· 屈大均

美尔多贤友,书中姓氏留。明春来茂苑,之子识西舟。

王霸从无种,文章自有秋。田园何必问,吾道本云浮。

赠陈药长

清代· 屈大均

神仙中人谁不羡,羡子朱衣方拭面。点漆凝脂是右军,瑶林玉树如王衍。

日日弹棋用拂巾,时时作草多团扇。新诗更播宝安城,前辈风流不敢轻。

太白最能歌进酒,张衡还解赋同声。我过每谈风雅旨,三闾婉顺真君子。

谁道离骚乃变风,可怜忠原心无己。遗音千载有君知,日日弦歌是楚辞。

为言乃祖多忠愤,苍梧昔逐翠华迟。事去捐躯沉桂水,愁来作赋续湘累。

大节表扬犹未得,求予作传传京国。每闻人诵怀沙篇,感念先臣泪沾臆。

今朝娶妇思承宗,敬尔威仪玉帛从。婿如葛勃应无恨,女得陈丰复有容。

纱扇披时惊似月,香车乘处喜如龙。为君敬进新婚箴,性情之际难处心。

令祖争光同日月,慈孙继志在高深。燕婉定知长不惑,忠贞自此世相寻。

七夕咏璇玑图

清代· 屈大均

佳人织锦按河图,天上璇玑得似无。文字能令琴瑟好,风流悔使蕙兰孤。

牵牛此夕逢天女,白兔他家忆故夫。手爪如君皆巧绝,更谁山上采蘼芜。

将从雁代返岭南留别程周量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太华当秦阙,终南作汉标。图书藏玉井,儿女下青霄。

信美非桑梓,言归逐海潮。三闾元隐士,费尔小山招。

从化县斋有古松一株见而叹之

清代· 屈大均

古松一树愁拘束,生长县斋非空谷。贪与仙人吏隐同,女萝亦免樵苏辱。

臃肿偏多鳞甲开,知是龙身不敢触。枝柯多节或空心,膏流未免因肥沃。

官閒一日三摩娑,自汲寒泉与洗浴。松花春熟入怀香,黄多绝胜金如粟。

频阳纪梦作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湘累魂越散,端赖美人招。故国无三秀,佳期有二姚。

神光离复合,幽梦暮还朝。不道襄王惑,频将玉佩要。

郏县道中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岁晚征衣薄,天寒朔气深。庭闱思觐省,河岳厌登临。

细马僵春雪,慈乌盻暮林。故园诸弟妹,遥寄采兰吟。

奉和澹翁六叔父开春病起之作 其四

清代· 屈大均

烟管峰峰枕海平,衡茅相接午鸡声。三闾子姓元南楚,二老衣冠是旧京。

骚学自应推小父,人师未敢让诸兄。开春灯火丛家庙,列坐欢娱且慰情。

答凌天杓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昔作探丸客,今为鼓枻人。全家向南海,匹马别西秦。

日出天鸡晓,冰开塞草春。承君问游侠,一剑正逡巡。

赠张损之

清代· 屈大均

秦淮之水连青溪,君家芙蕖出水齐。性好丹青作花卉,含毫多在莲叶西。

张颠白日老閒事,中散青霞郁奇意。画出芙蕖天下无,叶叶花花香扑鼻。

旧院风流往日多,沙嫩清箫传寿歌。齐梁艳曲为君唱,求画芙蕖日夕过。

长板桥边明月满,脱家十娘开别馆。枣花帘子捲晴云,邀画芙蕖香更薰。

千钱一幅传都市,一时好手谁如君。只今王谢俱零落,青楼歌舞不复作。

桃叶渡头空夕阳,东华园里无红药。君家寂寞在溪湄,南朝逸老无人知。

顿杨二姓红颜尽,那有犀簪供画师。君且据梧复隐几,繁华销歇毋多悲。

喜周南美同诸子枉顾沙亭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浙东山水地,最忆鉴湖桥。汝宅当梅市,人来必画桡。

相逢问耆旧,尚在几渔樵。杯酒淋漓绝,悲歌答此宵。

关于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