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翁八十有五善琴诗以赠之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老知琴德好,新斲峄阳桐。太古追元响,先王咏素风。

无忧谁皓发,有道自方瞳。汝亦成连子,移情山水中。

魏少府自惠阳移摄端州赠之

清代· 屈大均

丰湖绝似镜湖开,秀色全当郡阁来。露冕未曾经象岭,冰壶又复向崧台。

股肱南越难高卧,膏润炎天易见才。廉似孟尝谁不羡,瑞溪今亦有珠胎。

送袁休庵通政 其八

清代· 屈大均

漓山漓水苦多滩,鱼逆惊流取不难。无数鸬鹚乘雨放,君钩不用下琅玕。

阮亭岁暮怀人诗有曰姚生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南流为泪北为罗,离别其如二水何。山鬼但知篁竹美,汤师偏见碧云多。

难言风雅归蛮越,亦有江山似屈沱。三峡羡君频上下,巴人传遍竹枝歌。

李六烈妇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双燕归何处,楼台久不春。云疑飞髻女,月是弄珠人。

玉佩捐湘浦,罗衣绝塞尘。琵琶弹马上,嗟彼去和亲。

雷女织葛歌

清代· 屈大均

雷女采葛,缉作黄丝。东家为绤,西家为絺。夫寒衣葛布,妇饥食葛乳。

得钱虽则多,不足偿租赋。一日织一疋,十指徒苦辛。

祗以肥商贾,无能养一身。

送袁休庵通政 其三

清代· 屈大均

昭江西上片帆飞,相送津亭当夕晖。惆怅漓南与湘北,无穷杨柳共依依。

将从雁代返岭南留别程周量 其四

清代· 屈大均

流落真无计,依人古所难。自怜因老母,不敢谢长安。

骨肉归相保,关山去正寒。劳君治行李,歧路泣相看。

赠同庚叟

清代· 屈大均

阴阴蕉荔两村连,乡里衣冠爱汝贤。与我同生光庙后,无人独在上皇前。

陶公亲戚多情话,白傅耆英少昔年。难老不妨耽饮酒,相过时醉绥桃边。

和人度山澥关

清代· 屈大均

可惜卢龙塞,华夷第一关。西蟠肥子国,东锁太行山。

千里旌旗偃,三秋虎豹閒。谁令天险失,流恨朔云间。

读李耕客龚天石新词作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东风吹愁满天地,越客羁栖不得意。携家远自南海来,十口飘飖无所寄。

秦淮一曲且侨居,升斗之水愁枯鱼。故人咫尺在幕府,慰我饥渴三致书。

公子多才年复少,乐府能兼南宋调。风流初见藕庄词,与君宫体皆娟妙。

我方笺易临河楼,梦寐日与羲皇游。新词见赠不遑答,精微空向画前求。

南楚好辞宗屈子,学诗昔自离骚始。含风吐雅数千篇,美刺颇得春秋旨。

窈窕曲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窈窕房栊里,鸣琴和好仇。芙蓉生木末,亦得照清流。

关于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