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陈元孝举第三子

清代· 屈大均

四十惭华发,怀中一子无。为君频缓带,有妇即生珠。

清庙琳琅器,沙场汗血驹。先公忠可悯,天意在诸孤。

广州竹枝词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边人带得冷南来,今岁梅花春始开。白头老人不识雪,惊看白满越王台。

送袁休庵通政 其十一

清代· 屈大均

勾粤东西总故乡,乘流三日即羚羊。嘉鱼十月冲寒出,来系兰桡大小湘。

送李孝廉道过萍乡访邑令尚使君

清代· 屈大均

何处能为政,萍乡有一人。君闻玉琴响,复见桃花春。

德化连南楚,声华动北辰。讼庭无所有,山色九峰新。

寄静公郡佐

清代· 屈大均

君为别驾亦诸侯,近自邕州转柳州。兄弟双江分左右,蛮夷一旦识春秋。

雕弓既在龙城出,铜鼓还于象郡留。东粤故人相忆甚,题诗应寄五仙楼。

汪学博携饮罗湖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随君尊酒去,一一上湖桥。童子木兰枻,将军青玉箫。

暮风生铁飓,春水上咸潮。并马严城入,月明还见招。

凤凰台上忆吹箫

清代· 屈大均

至自榆林,迎归荔浦,人看秦地佳人。正宝筝调月,斑管吟春。

忽尔风吹花坠,连娇女、共化珠尘。曾无语,匆匆入月,渺渺行云。

纷纷。泪飞似雪,挥不到黄泉,沽尔罗巾。恨留仙难得,空绉裾裙。

欲托哀蝉落叶,为传此,魂梦氤氲。光离合,非耶是耶,仿佛谁亲。

偶从风洞眺望始安山水赋呈秦使君

清代· 屈大均

自我班师还,永日游山水。城隅得风洞,爱玩心难已。

攒石多巉岩,方圆乱相峙。峰高易倾侧,崖落势不止。

绝壁窥天窗,光从潭底起。盘旋上松门,狼藉踏花蕊。

萝林外冥郁,石乳中奇诡。玉床既膏滑,丹灶无泥滓。

惊濑不因风,水石自相使。飞溜吐复吞,空响震心耳。

坐久机虑忘,一息归无始。终日介马驰,佳憩乃得此。

无人共胜赏,窃忆秦夫子。解组初投閒,老易重为理。

用亢得无悔,知足自多祉。褰溯任所适,渊默人难指。

留侯岂仙人,导引诚有以。蝉蜕帝王中,功名同敝屣。

过韦五丈村居

清代· 屈大均

莞中金桔岭,多是种香家。地好能成药,人閒亦养花。

无生非道妙,不病即春华。有客尝新酿,相留到日斜。

吹叶词为舒亦蕃作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忽似蝉嘶乱,凄清叶底来。月因三弄上,花以一声开。

人籁那能好,天心日已哀。可能当黍谷,吹得暖风回。

咏罗浮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四百三十二儿孙,上界飞云势并尊。浮岳不将罗岳去,白云长锁洞天门。

题李韶州种竹图

清代· 屈大均

韶阳几载行无事,九郡如公真卓异。手种筼筜翠映空,鸾凰欲为神君至。

琅玕截取作清箫,吹出元音满紫霄。冉冉重华仙驭降,纷纷韶石彩云朝。

九成台畔行春早,甘雨随车禾麦好。孝慈更使竹多孙,六县讴歌慰尊老。

朱轓露冕下佗城,贵倨应深捉吐情。有道岂须姝子告,多文犹恐使君轻。

关于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