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子樱挽诗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公子少游侠,甘心信陵君。玉颜舒苕华,长剑吐浮云。

贤豪与争博,睚眦尝下人。弦高思救郑,晋鄙难摧秦。

慷慨请兵符,肝肠感三军。吁嗟乌合众,为阵何纷纭。

横戈当瞿唐,出没如鬼神。我扼其咽喉,贼气不得伸。

士卒坚如山,对垒动兼旬。

广昌

清代· 屈大均

此地蜚狐塞,神京一线通。长城带天末,古戍接云中。

马踏三秋雪,鹰吟万里风。河流声太苦,应为客途穷。

阳春道中 其四

清代· 屈大均

芙蕖愁少水,乌鹊恨无枝。草野原吾分,皇天不我私。

鲍焦垂槁日,桑户返真时。所恨无甘旨,归为老母怡。

桂枝香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菱塘北角。笑春蜕未肥,秋蜕方软。才是禾茎露冷,荻花霜晚。

膏成榴子筐筐足,把玄黄、月黄同满。虎头潮退,篝灯照取,水村腥遍。

喜更有、金华火脔。与海镜甘分,河豚香乱。频学芙蓉沉醉,不须人劝。

渔家最好真风味,就松江、莼脍谁换。季鹰归未,秋来能到,我加池馆。

野菊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苦苡生宜野,无心篱落间。只因甘味少,得使冷香閒。

兰已当门尽,松犹待客还。萧疏簪数朵,未觉鬓毛斑。

呈周栎园 其三

清代· 屈大均

皎皎白华姿,公为处子师。补亡同束皙,教我在笙诗。

将母愁无计,干人已后时。乌啼空自苦,日夕白门枝。

姬人墨西氏生日赋以赠之 其四

清代· 屈大均

晚岁频过养国时,毵毵白发愧蛾眉。三千不说吴光剑,九十惟歌卫武诗。

翠筱沾濡愁粉腻,苍松缭绕苦萝丝。儿童教育频相托,莫为清贫损孝慈。

送别祺公先生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七路关山险,藩侯清啸边。翠屏开大漠,丹嶂夹高天。

一腋狐裘助,三杯剑术传。同心兔丝草,岁晚更缠绵。

题邓氏山楼

清代· 屈大均

楼外罗浮紫翠浓,焚香日礼老人峰。高堂已似商颜皓,令子还同万石恭。

花萼三珠含雨露,凤雏千仞上芙蓉。清秋相访来珂里,兼喜文章有大宗。

奉和龚蘅圃驾部偕诸公游光孝寺出城访长寿精舍之作次原韵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使节雍容薝葡间,菩提诃子更同攀。花随咳唾劳天女,镜向虚无得玉颜。

南漠影馀双塔在,西禅声送一钟还。未陪挥麈期他日,遍坐香台弄白鹇。

自白下至槜李与诸子约游山阴

清代· 屈大均

最恨秦淮柳,长条复短条。秋风吹落叶,一夜别南朝。

范蠡湖边客,相将荡画桡。言寻大禹穴,直渡浙江潮。

为陈震方题独饮图

清代· 屈大均

之子能酣放,安知非酒星。令人笑嵇阮,未是古沉冥。

白发有何事,狂歌不复醒。为君作图画,箕踞一峰青。

关于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