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华姜一百首 其五十七

清代· 屈大均

岂有芙蓉得久妍,秦嘉针药累三年。三年词赋无多作,乐府惟歌妇病篇。

金陵曲送客返金陵 其三

清代· 屈大均

乌衣朱雀御桥通,六代精灵在月中。亡国只馀春草色,青青长向景阳宫。

读李耕客龚天石新词作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艰难持向清凉台,一秋不视白鱼来。圣贤自古皆寂寞,文章于我诚尘埃。

闻君新校春秋疏,欲为唐人傅啖助。多金镂得授经图,功在尼山流美誉。

交广春秋我亦成,南方异物多经营。陆贾山川未作纪,嵇含草木徒知名。

长跪几时能请教,知君博物有深乐。花中锦绣足文鹓,果下金钱饶小豹。

收香书带与相思,赋咏惟君綵笔宜。我愧江淹才欲尽,那得倡和及芳时。

蔡玑先观行堂成有赋

清代· 屈大均

自我来建康,交游得蔡子。昆弟有四贤,鸾龙人所喜。

叔也新堂成,观行名殊美。洋洋祖父风,修身自诗始。

敦尔一家言,弦歌日盈耳。二南与家人,其道相表里。

化物以正风,风从花萼起。汝曾守塘公,布衣格桑梓。

解橐息斗争,脊令因友悌。长跪讼者前,依依若同体。

各得金与田,不知其所使。有子二白贤,益务惇伦纪。

作令先声教,文武为张弛。潜乎白莲难,不战戢奸宄。

赞画蓟辽军,精明知彼己。诸将服先几,督师听谗毁。

功可同丘山,言难合乳水。一麾守云朔,边疆当重委。

至郡即巡行,鸣镝群披靡。朝猎阏氏营,暮逼胡卢垒。

苍鹰奋郅都,毛血洒千里。强号亦已诛,正直清西鄙。

噤口有大珰,汗颜复御史。天私一直臣,未从杨左死。

慷慨南渡初,安危实可倚。区区职方郎,宁能扫国耻。

画江作鸿沟,君臣忽泥滓。冠挂司马门,贼臣尝发指。

哀痛抱玉环,艰贞保金矢。令子济物心,委蛇聊一仕。

才为异代用,俯仰亦知止。当其宰甘泉,流亡尽耘耔。

正赋辄代输,割肌救疮痏。秦人麋烂馀,一旦复肥美。

以最得股肱,两郡无鞭箠。宪府开几时,林中藏玉趾。

白华孝养多,亲串分滫瀡。利害在乡闾,一身任首尾。

大义虽秋毫,郁若泰山峙。清浊日沉冥,酒狂亦自拟。

为诗以韬精,悲歌或变徵。教汝弟与兄,多才无不似。

五经在大春,四海来凿齿。叔也开谈林,天人探奥旨。

有客齐鲁儒,金声甚条理。言易先图书,称诗去淫绮。

雅歌何翩翩,和平以受祉。呜鸟悦同声,菉竹期有斐。

三闾隐士宗,相贻有兰芷。从兹至岁寒,芳馨长尔尔。

散天花浪花

清代· 屈大均

吹作芙蓉上下飞。天边纤收散,是江妃。风为根蒂水为枝。

天然冰朵幻,出涟漪。

舞入云中不用衣。沙鸥惊复下,欲衔时,依依不认别斜晖。

为伊春不用,自芳菲。

忆汉月

清代· 屈大均

白碧红绯相向。春在瓶中娇养。枝枝不必翠林旁,自有雨情烟状。

佳人金屋少,空艳世、有谁幽赏。一根一叶已倾城,迎尔那辞兰桨。

金陵曲送客返金陵 其九

清代· 屈大均

飞桥三折逐溪长,红杏千株落水香。十里溪云连古木,阴森不见帝城墙。

忆少年

清代· 屈大均

萧萧秋雨,萧萧落叶,凄凉如此。愁人欲归去,奈云山千里。

嘹呖边鸿空羡尔。任双栖、白蘋红芷。长贫易漂泊,把恩情如水。

梦江南 其三

清代· 屈大均

相别久,空与梦儿新。已恨花房双燕燕,还憎竹簟一人人。

有泪湿红巾。

怀灏灵楼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高高仙掌正当楼,云际双垂白帝旒。汉柏唐松苍翠甚,不须烟雨已成秋。

赋为白下禅师寿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白下归来谒大禅,祗林西近素馨田。谈花乱与天花落,心月孤同海月悬。

得法先师为宝镜,求诗弟子是青莲。当轩一树朱薇发,为说无生尽意妍。

奉酬高廷评谡苑 其三

清代· 屈大均

一笔书兼画,时时逸势飞。丁真还永草,吴带复曹衣。

纨扇人争得,银钩世所希。丹青能教我,当作陆探微。

关于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