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祥云庵五用前韵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未解天心悔祸无,干戈满地客愁孤。分争净土魔何众,遁守荒山佛太愚。

家法老僧惟托钵,人言群盗尚偷珠。西风泪洒山门柳,蚀尽秋虫守旧株。

酥醪观

清代· 丘逢甲

醉携神女跨双龙,重向元丘访旧踪。露是酒香云酒气,月明上界第三峰。

春日寄怀菽园新嘉坡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珠海星洲两寓公,眼看时局感应同。馈驱彩凤成凡鸟,聋迫神龙化蛰虫。

鬼国夜开跳月宴,阴天春足妒花风。手挼斗柄愁相语,东指齐州劫火中。

题絜斋丈鸳湖舟隐图十首 其五

清代· 丘逢甲

卸帆亭畔怅离群,天末看云念卯君。何日扁舟遂归计,联床风雨话湖云。

意溪访陆处士故居四首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孤忠异代挹清芬,落拓生涯号隐君。半亩墓田孙傍祖,菜花黄上相公坟。

寄怀维卿师桂林七首 其六

清代· 丘逢甲

十年剑佩记追随,鹿耳惊涛怆梦思。铁马金戈春教战,锦袍银烛夜谈诗。

荒山镵影悲今日,残月钟声异昔时。欲写哀歌寄天末,红棉飞遍越王祠。

观澜亭题壁,亭旁有庵供佛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万山难阻水宾士,地陷东南出百夷。不信狂澜回不得,西风倚剑独题诗。

题禾梅农白云修禊图

清代· 丘逢甲

鹤舒台边蹑紫烟,龙泉寺畔斟碧泉。千峰云气酿秋色,踏云访客安期仙。

湖菊流黄涧蒲翠,花簇秋觞修禊事。斜阳一角明玉虹,满目白云下山去。

谢芝叟惠菊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又费先生解阮囊,买秋为我展重阳。拚他风雪残年迫,不碍黄花晚节香。

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十七

清代· 丘逢甲

中原忽龙战,九族开闽关。吾丘自固始,举族来莆田。

有宋鸿胪卿,数典乃吾先。巍巍枢密公,于潮为始迁。

梅溪铭公墓,琴山霭春烟。有子梅州守,归养娱亲前。

若赵若王古,投赠多诗篇。想见与居游,论道皆名贤。

三传韶佥判,宗牒曾手编。碧血老殉义,宋日沈虞渊。

维时方乱离,族散闽越间。或近籍保昌,或远居琼山。

吾祖佥判弟,实隐鄞江边。孙枝日以茂,江楚多绵延。

吾宗著石窟,一水梅潮连。精舍寻金山,扫墓来故阡。

遥遥三十世,已阅七百年。别派出承旨,棣萼春风联。

述祖非无人,谱牒多不全。安知台海客,东风引回船。

居潮而言潮,稽古为悠然。先畴尚可服,旧德犹能传。

东南此雄镇,保世心拳拳。

离台诗六首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捲土重来未可知,江山亦要伟人持。成名竖子知多少,海上谁来建义旗?

李湘文

清代· 丘逢甲

东村有荔枝,西村有荔枝,南村有荔枝,北村有荔枝,村人看客衔尾舟来时。

双轮在前画舫随,入涌涌路歧复歧,汽笛鸣使村人知。

村人有约远迎客,村童村妇纷来窥。几成看杀卫叔宝,荔枝树下人争围。

岂知老饕苍髯已三尺,馀客亦复鬑鬑皆有须,但动食指思朵颐。

是时荔枝半生熟,青红满眼光陆离。荷包太早桂味迟,五月黑叶方垂垂。

采之满筐出供客,更令饱饫兼僮厮。我舟泊处上有丞相祠。

但能耕稼魏公庄,岂必识字为佳儿。村居若有千树荔,更用千户侯何为?

维闽与粤荔枝国,各有佳品因时宜。君谟作谱起聚讼,彼优此劣词何支。

我生于闽长侨粤,有荔枝处皆尝之。平生嗜荔如嗜色,情人之眼皆西施。

少年最爱十八娘,至今追忆神犹驰。自来岭南日啖三百颗,临风辄念天人姿。

门书荔子甲天下,已生荔子生梅妃。梅妃生闽杨妃粤,杨妃宠盛梅妃衰。

人间选色论品目,两皆尤物天所遗。亦如荔枝各具色香味,相看不厌、不见常相思。

奈何玉环不自爱乡味,坐令蜀产称珍奇。蜀荔之佳万万逊闽粤,维髯蜀客亦谓言非欺。

惜髯但啖粤荔未到闽海湄,惟应楚客粤归足傲道州老,此来非早仍非迟。

亲解海山仙人绛罗襦,临江况复将别离?江天过午村鸡啼,满船载得荔枝去,濛濛烟雨遮船旗。

关于诗人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