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大江日夜东,流尽古今事。安知古恶溪,今乃名善地。

严城滨江立,置守称郡治。城北为金山,银山自西至。

日夜金银中,最难得廉吏。西北气肃杀,害常寓于利。

韩山何峨峨?隔江若相避。千古侍郎亭,独无金银气。

阴那山行

清代· 丘逢甲

五岭东来势忽止,阴那山自云中起。山在云中不可见,得云山乃留真面。

我生爱山尤爱云,策马寻山看云变。阴那之奇无不有,擎空突兀拿云手。

大云放作天下雨,小云留赠山中友。登山不学昌黎哭,游山岂作开云祝?

高秋十日云沉沉,山灵知客嫌秋阴。狞云忽散秋宇净,古柏荣枯护禅定。

倚天五叶开青莲,奇峰顿落琳宫前。上有飞仙来往之天桥,下有茶香万斛之流泉。

山中寺古逾千年,开山何人潘了拳。金光明现身丈六,昔曾入梦来清源。

吁嗟乎!占山须占天下奇,作佛须作云雨师。万里中原腾旱气,愿驱群云出山去。

留云不遣遣云阴,山与祖师俱惭愧。

客邸晚怀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西山残照下城阴,萧瑟天涯客思深。风雨暖寒诸弟梦,关河眠食老亲心。

消磨侠胆犹看剑,留恋同声未碎琴。绕遍南枝何处借?夜乌啼急正投林。

岁暮与晓沧游西湖山作六首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城外西湖湖上山,嵌空楼观古崖间。满城乞尽仙人药,留取梅花伴客閒。

叠韵答夏季平二首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旧恨新愁满海天,封侯休说面如田。凤饥何计翔千仞,龙蛰真忧到九泉。

白马潮来悲往事,红羊劫换感流年。西山薇蕨无人问,且话莲花六叶禅。

饶平杂诗 其十四

清代· 丘逢甲

莫笑山农语不经,豆棚閒话倚锄听。量沙测水关何术,争说潭灵井更灵。

立春前一日侍家大人薯村题宗人山楼二首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近约山村作近游,看山今始快登楼。停栏忽动飞熊感,西望长安渭水流。

重九日得诗五比京使馆中秋来诗,次韵却寄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满城雨歇敞清秋,天末怀人赋远游。我正登高闻雁过,一书万里海西头。

蛰仙见和前诗,时将归浙,仍用前韵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阳明且战且讲学,学派曾传揭岭东。鳞爪岛夷矜弋获,皮毛年少枉推崇。

空山偶得观心法,横海虚期破虏功。今日会稽谁继起?天涯携手雨濛濛。

重阳夕作

清代· 丘逢甲

萧萧风叶转回廊,耿耿星河夜未央。十载龙吟双剑隐,五更虫语一灯凉。

愁边泽国飞鸿雁,梦里家山卧犬羊。遥忆黄花吾负汝,故园今日是重阳。

村居书感,次崧甫韵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寥落田园隔虏尘,买山聊此息劳人。昔贤原少閒忧乐,吾道何曾绌贱贫?

入传且栽元亮柳,行歌肯负买臣薪?补天填海都无益,空洒东风泪满巾。

东山感春诗,次己亥感秋韵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桃花春水涨前滩,待渡无舟欲济难。落日孤云心万里,望仙桥畔望长安。

关于诗人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