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次湘佩鹊

清代· 顾太清

春阴乍合云偏散。幽窗更觉愁人倦。辜负看花天。黄尘杂柳烟。

三分春正好。弱絮黏芳草。难熨小眉痕。相怜镜里人。

桃园忆故人 题纫兰妹兰风展卷小照

清代· 顾太清

故人寄到兰风卷,快睹画中人面。七载丰姿微变,不似当初见。

从新拭目从新看,转觉愁添恨满。数字真情写遍,托付南归雁。

金缕曲 题俞彩裳女史《慧福楼诗集》

清代· 顾太清

福慧双修矣。问芳龄、二八年纪,聪明如此。一卷新诗出示我,美玉精金堪比。

真不愧、诗书门第。拈出卷中读史句,岂寻常、弄月吟风耳。

簪花格,银钩字。

瑶池仙子应如是。爱翩翩、温柔态度,端庄容止。恰有仙郎成伉俪,一对璧人双美。

堪称得、扫眉才子。况又人言知孝道,侍孀姑膝下呈欢喜。

福与慧,更谁似。

醉春风 自题画梅,用竹叶庵韵

清代· 顾太清

暖室香成阵。老干妆红粉。梅花窗外月明时,忖。忖。

忖。山意冲寒,湖光压碧,乍传春信。

绿点苔衣衬。不许风吹损。梦为蝴蝶到罗浮,问。问。

问。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谁能拘紧。

风入松 买菊

清代· 顾太清

满城风雨近重阳。昨夜见微霜。含苞细认玲珑叶,问佳名、色色端相。

出水芙蓉玉扇,落红万点霓裳。

萧条古寺积寒芳。不论价低昂。买归自向疏篱种,伴园蔬、平占秋光。

或有白衣送酒,且拼一醉花傍。

伊州三台 猗兰曲

清代· 顾太清

兰兮生自空山。流出幽香世间。清露润芳颜。托离骚、美人意传。

休夸雾鬓烟鬟。不与群花并看。描写入冰弦。数芬芳、算伊占先。

法曲献仙音 题李世倬画扇,用 《清真集》韵

清代· 顾太清

云接层峦,天开画本,匹练千寻飞度。松柏阴森,苔沙寂历,似有幽人门户。

听乱石翻涛处,时时呜骤雨。

默无语,望长桥、盘陀立尽,云雾里、布袜青鞋无阻。

缥缈玉烟霏,水风凉、涧莎柔妩。作画当年,忆龙眠、研朱染素。

写匡庐真景,人与长风同去。

西江月 光绪二年午日,梦游夕阳寺

清代· 顾太清

寻得夕阳小寺,梅花初放厓阿。一湾流水绕陂陀。

细路斜通略约。

好梦留连怕醒,偏教时刻无多。登山临水乐如何。

好梦焉能长作。

烛影摇红 听梨园太监陈进朝弹琴

清代· 顾太清

雪意沈沈,北风冷触庭前竹。白头阿监抱琴来,未语眉先蹙。

弹遍瑶池旧曲,韵泠泠、水流云瀑。人间天上,四十年来,伤心惨目。

尚记当初,梨园无数名花簇。笙歌缥缈碧云间,享尽神仙福。

叹息而今老仆。受君恩、沾些微禄。不堪回首,暮景萧条,穷途哀哭。

浣溪沙 其四 四时闺词

清代· 顾太清

六出花飞冬日寒。金炉拨火炷沉檀。一杯清茗啜龙团。

梅蕊迎风香细细,竹稍压雪叶攒攒。阿谁忍冻卷帘看。

金缕曲 题《桃园记传奇》

清代· 顾太清

细谱桃园记。洒桃花、斑斑点点,染成红泪。欲借东风吹不去,难寄相思两字。

遍十二、栏干空倚。冰雪肌肤琼瑶想,引情丝、蹙损春山翠。

仙家事,也如此。

凌风待月因谁起。总无非、心心相感,情情不已。只为情深深如海,泛出慈航一苇。

渡仙女、仙郎双美。记取盟言桃花下,问三生、石上谁安置。

合欢斝,莫辞醉。

法源寺看海棠遇阮许云姜许石珊枝钱李纫兰即次壁刻钱百福老人诗韵赠之 其二

清代· 顾太清

春老花盈树,丰神借客传。绿阴随日转,红片任风颠。

邂逅江南秀,檀栾法界烟。题诗寄同好,问讯绮窗前。

关于诗人

顾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之语[1] 。顾太清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