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朱同
三月钱塘春渐浓,老松长吼海门风。故人一别知何处,天外青山是越中。
箕子谁传悲操,汾亭空寄馀音。独有杏坛玄圣,乾坤今古同心。
先子手笔故家竹,蟠虬蛟龙墨尚新。典则喜存三世物,文章犹见百年人。
修茎已傲风霜晚,嫩叶还沾雨露春。欲继短篇题纸背,披图令我倍思亲。
霜寒水落石如林,泻壁直下三千寻。溯流岂辞上滩涩,到家不厌寻源深。
片片浮云或聚散,衮衮长江无古今。此怀只有陈抟解,故喜扁舟论素心。
屯溪渡头春水生,孙王山下沧波平。断云过雨有底意,落日青山无限情。
送别已知难作别,舟程那敢缓王程。江山胜处须题咏,安得与君同眼明。
自作茧窝人已仙,白云明在尚悠然。登楼作赋伤今日,荷锸携壶思昔年。
栏倚长空秋见雁,林藏积雨夜啼鹃。九龄帝与誇当日,白发重看继世贤。
登源洞里石如屋,绿照亭前水作湖。溪声绕坐惊风雨,山色入栏供画图。
身世几时归涧谷,林泉何地不蓬壶。高朋尽日追游乐,莫厌沾衣雨载途。
山上白云山下溪,雨馀石磴静无泥。幽禽不管兴亡事,尽日林间自在啼。
岑楼乃面西,不知观月出。但怪窗外山,皱文何历历。
倚栏夜向分,疲极暂偃息。梦破五更寒,满楼映虚白。
呼童急开牖,当檐挂圆璧。清气洒襟怀,皎月侵床席。
半轮渐衔山,须臾尽倾没。遥天空明际,四山已如墨。
佳景不可留,难得良易失。长笛忽一声,唤起东方白。
春欲归,庭前小园花乱飞。杜鹃声声口流血,唤春唤落空山月。
小桥流水柳丝斜,水面游鱼吹柳花。春风荡漾人自醉,草深池暖生蒲芽。
乱红堆径君莫扫,明年花开春又好。但得有酒登高楼,不用花前叹春老。
四山雨过翠光流,春归不知蜂蝶愁。野花争开已结子,如何不令人白头。
赵璧连城举世知,紫阳一见又分离。莫辞远客长征日,正是男儿报主时。
山路春明花隐隐,驿庭烟煖柳垂垂。定知公馆多诗兴,好寄双鱼慰所思。
万松道人持洞箫,吹作钧天鸣凤韶。海月初上万松顶,清影满地风潇潇。
吹罢玉宇空寥寥,馀音缥缈随风飘。青鸟前导丰隆御,乘兴便欲凌青霄。
玄丹已熟九鼎火,白鹤不畏长天遥。万灵执役雷电走,倒酌北斗翻招摇。
拙閒老人眼如电,每向灯前究黄卷。清癯已是地行仙,识君知心岂知面。
求我为写万松图,手弄参差自相娱。吮毫欲写辍复止,岂以色相摹太虚。
我亦吹箫玩月窟,金丹未能换毛骨。贺老诚能识谪仙,大鹏九万同超忽。
朱同,徽州府休宁人,字大同,号朱陈村民,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