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英德碧落洞

明代· 王弘诲

何意灵仙窟,言从粤峤窥。两山开铁瓮,一水閟瑶池。

野径穿田迥,巉岩指路危。石昂蹲虎象,潭黑隐蛟螭。

宿溜垂丹乳,阴崖润紫脂。洞深合炬入,溪绝引舟移。

窅窕前仍却,盘旋出复疑。扪萝时陟巘,剔藓遍看碑。

娲炼年谁纪,秦鞭迹若遗。经过成变幻,攀历转逶迤。

好结烟霞侣,来寻泉石居。飘然发长啸,聊此坐衔卮。

舟次逢黄白仲山人 其一

明代· 王弘诲

不见黄生久,凄其国士心。笼鹅谁换帖,放鹤我同吟。

短褐怀中玉,清徽物外音。千秋吾道在,倾盖一披襟。

游南华寺

明代· 王弘诲

几载斋心学上乘,入门觉路羡初登。梦回欲解无生义,犹愧曹溪一宿僧。

寿陈松师相公 其二

明代· 王弘诲

铜龙紫气浮朱绂,金阙祥光隐碧纱。笃行汉庭推石氏,雄文西蜀迈苏家。

蟠桃露缀丹盘冷,玉树风垂彩袖斜。燮理万方同寿域,蓬壶冰月湛流霞。

春日承郭陈袁王四翁丈邀饮龙津飞云园林 其五

明代· 王弘诲

萝径重重入,芝房曲曲栖。酒拚金谷醉,路恐武陵迷。

有美蕙兰畹,无言桃李蹊。赠君多得句,好向竹间题。

山癯老人九景诗和毕松坡大宰韵 其四 舒溪泛槎

明代· 王弘诲

仙女溪边汉使槎,秋光如练漾云霞。蒹葭露冷鼋鼍稳,岛屿风惊雁骛斜。

兰桨夷犹烟水合,锦帆缥缈斗牛赊。凭谁指点支机石,归向君平肆里誇。

题胡墨溪小像

明代· 王弘诲

褒衣博带俨仪形,诗礼家传对过庭。宝鼎香烧环玉鸭,呼儿燕侍抱遗经。

舟次逢黄白仲山人 其二

明代· 王弘诲

何地裾堪曳,秋风铗尚弹。畏途为客苦,薄俗向人难。

湖海交犹在,乾坤兴未阑。夜深牛斗气,时傍匣中寒。

岱宗吟

明代· 王弘诲

我寻青帝问真源,至人邀我登天门。天门高高望何许,乃在咸池之阳岱宗之阯。

石磴萦纡十八盘,云根磅礴九百里。厥初浑沌谁为凿,二仪中分列五岳。

帝遣大皞奠此方,岩岩巨镇雄廖廓。洞天福地倚崔嵬,层霄万叠芙蓉开。

黄河如带,渤海一杯。半夜见晓日,中岭兴云雷。齐州九点苍茫若可辨,吴阊匹练指碧空而惊猜。

噫吁嚱,太山之高其不可极也,如此使人登之,飘飘乎若御冷风而超尘埃。

忆昔登封七十二氏,厥有虞周,其名最著。秦汉以还此义微,金泥玉检纷兹瘗。

祇今作者知何地,树亦不能为之留,碑亦不能为之记。

惟有岩前倏忽变幻之白云,领略兴衰千古意。悠悠往事难具陈,振衣聊此朝群真。

遥见玉女池前香馥郁,仙人洞里气氤氲。霓旌绛节交缤纷,云是上清大帝、碧霞元君,使人对此摇精魂。

齐宫祝釐,祠官秩礼,嬴妇吹箫,冯夷击鼓。灵之来兮锡予祉,望而不见兮逍遥容与。

傍有青鸟使,授予黄庭经。览之殊未了,倏忽还空冥。

踌蹰胜览意何已,鞅掌尘踪未停轨。何当晞发长兹游,回头寄谢朗然子。

寿陈松师相公 其三

明代· 王弘诲

两朝声望许谁先,一品承恩晚节全。身比温公归洛日,寿同柱史度关年。

山林岁月从今得,汗简勋名与世传。耿耿丹心常恋主,夜深北斗望犹悬。

春日承郭陈袁王四翁丈邀饮龙津飞云园林 其六

明代· 王弘诲

野旷林争出,春深景倍和。草嘶山简马,波浴右军鹅。

鹭渚翻荷盖,莺枝掷柳梭。风光不相负,泉石且婆娑。

山癯老人九景诗和毕松坡大宰韵 其八 金城辟暑

明代· 王弘诲

何处山家景最幽,金城珠树印沧洲。参差楼阁慈云合,掩映溪山法雨浮。

炎暑何能侵此地,清凉祇拟对新秋。独怜河朔为流者,何处相期汗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