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庆堂为陈景厚地官赋

明代· 黄仲昭

翠壶之山凌碧穹,一脉东去如游龙。蝘蜒数里联鳌峰,峰前佳气长郁葱。

陈家远自莆城东,搆堂此地诛蒿蓬。堂中矍铄黄眉翁,一双碧眼光曈昽。

承家喜有贤阿戎,鹓班接武朝重瞳。紫诰推恩下九重,锦衣光映酡颜红。

君家在昔称儒宗,一门世德谁能同。正献当年辅弼忠,鼎彝刻遍铭勋庸。

文贞茂德渊以冲,一时学者资陶镕。钝斋清隐山林中,孤云独鹤飞长空。

忠肃生当宋祚终,杀身就义真从容。瓒公亦复追其踪,至今清史同昭融。

浮世纷纷昧所从,贻谋但欲金玉丰。园花旦夕开纤秾,秋风回首成空丛。

何似君家庆泽钟,累叶荐被恩光隆。相期努力摅丹衷,大施霖雨苏疲癃。

立身不坠前人风,还寿斯庆垂无穷。

挽馀姚毛处士

明代· 黄仲昭

越山有幽人,高隐在岩谷。适兴有诗书,惊心无宠辱。

高风盖一乡,亦足振颓俗。人生随化迁,百年蛇赴壑。

送死人所悲,送君能勿哭。泠泠越溪水,萧萧溪上竹。

主人去不返,水竹空绕屋。赢得庆源深,化作兰与玉。

春风满阶庭,蔼蔼扬芬馥。九原君勿悲,人间万事足。

园居六咏为河南方伯丰公庆赋 其一 水环碧带

明代· 黄仲昭

清流如带环幽舍,潇洒无尘趣自多。月上一团凝素练,风生四面蹙青罗。

竹间自有通门处,柳暗翻疑无路过。藩府正宜宣帝德,莫思渔父共高歌。

愚轩为高都宪赋

明代· 黄仲昭

小智私以凿,民风日浇漓。狗盗鸡鸣纷变诈,神机鬼状争怪奇。

南台都宪真超卓,铲采埋光全太朴。满腔真意与天游,半点机心无地著。

世人竞谀佞,口舌如篪埙。宁为周御史,期期发忠言。

世人多诡随,不异铅绕指。宁为柳士师,直道终如始。

眼看薄俗恒自惩,开轩因以愚为名。如公岂是真愚者,欲与往哲同垂声。

愿公无遽归乡土,尽挽民风复淳古。

雨后观涨

明代· 黄仲昭

连日雨新晴,诸溪水尽生。气蒸天色暝,浪滚雪花明。

鹭渚看全没,虹桥觉渐平。朝宗奔电影,触石殷雷声。

山近涵空翠,云低接太清。渡头人不到,空有画船横。

又用前韵

明代· 黄仲昭

人喜春回我独悲,化工虽巧亦还痴。阳光遍及闲花草,空谷幽兰想未知。

登甘露寺多景楼二首 其一

明代· 黄仲昭

阑千百尺倚层霄,风景无端入望遥。岛屿势从沧海断,楼台影落碧波摇。

青山绕寺自千载,芳草缘城锁六朝。吊古伤心吟未就,疏钟残照送归潮。

怀古

明代· 黄仲昭

吾闻庖羲氏,爰始开鸿荒。庖羲既已往,乃复生神农。

厥后有轩辕,继统为三皇。鼎湖龙去后,尧德益辉煌。

有虞受其禅,恭已垂衣裳。禹承精一传,克绍唐虞芳。

猗欤叹日跻,复见商成汤。穆穆歌敬止,亦有周文王。

嗣武建皇极,周德日以昌。圣神相继作,治道弥昭彰。

所以八荒内,淳风浩无疆。唐虞既辽邈,三代亦荒凉。

诸侯纷僣窃,列国互争强。危舌利如戟,巧言媚如簧。

孔孟思济时,辙迹周四方。徘徊无所遇,怀宝徒悲伤。

陵夷至嬴氏,不啻豺与狼。治道已荡然,淳风亦沦亡。

芒砀龙一奋,仗剑扶颓纲。所悲杂霸术,垂统未甚良。

累叶称善治,不过臻小康。东京既失御,群雄起陆梁。

伏龙徒奋迅,凤雏空翱翔。天意挽不回,炎精竟无光。

六朝迭兴废,四海日扰攘。忽生龙凤姿,唐祚开晋阳。

奈何同气亲,战血流宫墙。牝晨秽宸极,麀聚渎天常。

治道杂王霸,奕叶多昏狂。比之炎汉时,已不相颉颃。

回首视唐虞,深渊与穹苍。有唐既迄运,刘石遂披猖。

中原数千里,幻作征战场。皇天命贤主,挥戈扫欃枪。

陈桥属猪人,遂著龙袍黄。立国尚忠厚,颇胜汉与唐。

惜哉三百载,教化未汪洋。遂令三代前,淳风竟茫茫。

端居茅檐下,感此心傍徨。仰天动长吟,浮云自悠扬。

鲤湖纪游十首和先辈龚司训韵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清湍数里逶迤来,绕向仙宫一鉴开。身世分明方外境,谁言弱水隔蓬莱。

过匡庐山阴雨诸峰不得见用张太史韵二绝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五老诸峰锁翠烟,瀑声依约听潺湲。奇观又负平生望,欲诉山灵孰为传。

明妃词六首 其一

明代· 黄仲昭

愁抱琵琶别玉除,可能谈笑镇西都。宫中多贮如花女,胜筑长城万里馀。

题四景山水图 其四 逋仙爱梅

明代· 黄仲昭

清夜入孤山,梅花伴幽悄。兴寄香影中,诗成水月表。

松梢孤鹤鸣,不觉千山晓。

关于诗人

黄仲昭(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