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同寅潘应昌游钟山韵三首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帝业天开形势壮,望中濯濯著威灵。山连吴楚周遭绕,江发岷峨迤逦经。

夷夏有归供职贡,犬羊无地肆膻腥。千年王气今全盛,累洽重熙奠八溟。

和陈吉甫韵二首 其二 春水

明代· 黄仲昭

积雨平湖水接空,混茫不复辨西东。长桥柳色澄深翠,断岸桃花映浅红。

人喜兰亭流玉斝,我怀沂水浴清风。几回江上看湍急,直欲穷源路未通。

和骆顺庵邑博雨中见怀韵

明代· 黄仲昭

良晤连朝阻,凭高望泮宫。烟云迷旦暮,楼阁隐青红。

溪涨千峰雨,蝉鸣一叶风。知君能念我,两地思应同。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 其四

明代· 黄仲昭

问道浔阳郡,诸生候几时。未穷残日兴,仍拟复来期。

霁景酣春意,红芳间绿枝。山中春社过,飞燕乱差池。

江湖览胜为吴大尹乃兄浩赋

明代· 黄仲昭

男儿贵有四方志,生来门外悬弧矢。乾坤万物备吾身,历览宁辞千万里。

张骞乘槎犯斗牛,子长足迹半九州。博识当时推独步,史才后世谁与俦。

吴君自是新安彦,剑气时作虹光见。有策不肯干公侯,有才不屑事州县。

独买吴江舟一叶,历遍三江并七泽。兴发閒登江上山,豪来醉弄波间月。

到处交游多伟人,耳目所接皆奇珍。炯炯灵扃贯今古,翩翩襟抱超风尘。

季方吾莆贤父母,严翁就养几寒暑。彩衣又上闽江船,绿酒共听乌石雨。

长空雁过秋风凉,骊驹又发壶山阳。还家故旧应相语,胜览又经天一方。

挽赠监察御史董□夫妇

明代· 黄仲昭

一双白璧閟青山,逝水东驰不复还。人世有天敷庆泽,泉台无路接清颜。

凤毛碧汉双高翥,鸾诰彤墀屡涣颁。墓石惭予辞不斐,足留潜德示人寰。

东黄四景为族叔祖方轩先生赋 其一 文笔钟灵

明代· 黄仲昭

石幢亭亭苍玉立,数寻遥倚西山碧。宛如大笔架山曲,壮观莆城闻自昔。

吾家聚族幢之东,人豪迭出称儒宗。咸谓斯幢作文笔,千年秀气兹焉钟。

风景依然尚如此,孕秀钟灵殊未已。云仍努力绍书香,罔俾前修得专美。

三山林教谕先生挽诗

明代· 黄仲昭

蚤际风云登月窟,旋承雨露下天除。棘闱多士推衡鉴,芹泮诸生仰范模。

浮世功名归一梦,朝阳文彩见三雏。褒封况有双鸾诰,万丈龙光照故墟。

游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韵赋棹歌十首 其四

明代· 黄仲昭

三曲丁宁缓刺船,兹游预拟几经年。壑舟不必穷真□,岩上烟云自足怜。

和丁石崖太守赠箕阳陈宪副致政诗六首 其四

明代· 黄仲昭

春水绿浩荡,春山翠峥嵘。登临纵吟赏,浩然发幽情。

因悲华要客,气势如云横。长安如奔走,红尘没簪缨。

再和同寅潘应昌游钟山韵三首 其三

明代· 黄仲昭

泉石幽奇爱秣陵,卜居拟访草堂灵。嗅梅细和逋仙句,种茗闲看陆羽经。

醉里玉山能自倒,世间铜气任渠腥。浮生此计何当遂,谁问飞尘竭九溟。

三宜庵为高都宪赋

明代· 黄仲昭

都台有客人中彦,卓荦才华金百鍊。忠贞耿耿动宸旒,风裁棱棱肃邦宪。

哲人所见殊非常,世事多与心参商。浩然归思不可遏,千里再拜陈封章。

臣忝南台司宪纪,庶政皆归臣统理。设施容或乖其宜,罪虽有归臣实耻。

老亲况复双龙钟,家无应门五尺童。臣沐隆恩归未得,故山回首情无穷。

臣齿于今过半百,二毛渐觉秋霜白。疾病侵寻志虑衰,施于有政宁无惑。

以兹三事恒自叹,公义私情俱未安。揆分惟宜置閒散,天恩倘许当衔环。

圣主方求经济者,得士如公宁忍舍。公心不啻金石坚,丹悃重陈双阙下。

帝曰卿才实有为,卿言恳恳难竟违。膝下许卿得终养,未许终老山中扉。

纶音南来不信宿,拂衣一笑归乡曲。进退从容大义明,孤标真足扶颓俗。

我位于公固不侔,我身自揣尤宜休。太息高风先著步,题诗送别令人羞。

关于诗人

黄仲昭(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