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绂
丹旐翩翩引夕晖,楚江西上片帆飞。赐金未及娱亲旧,不料家山殁后归。
才非世所宜,敛迹且栖迟。口独与心语,人皆莫已知。
落花啼鸟处,临水看云时。此趣古今在,谁云不自怡。
吏散庭空罢晓衙,湘帘深映翠交加。清风一榻琴三弄,笑却河阳满县花。
匡君一别久,踪迹近谁依。囊尽风流在,年高故旧稀。
浩歌邀月上,独立看云飞。只叹阶庭下,无人戏綵衣。
东风无处不阳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独含憔悴色,多应不乐近嚣尘。
美人昔相见,为我鸣瑶琴。初弹别鹤怨,复奏孤鸾吟。
掩抑弄馀意,华堂夜沉沉。凉月照绮席,云飙度琼林。
一与美人别,令我忧思深。尘嚣日盈耳,何繇涤烦襟。
我欲裁嶰谷,远谐美人心。六律既已调,嘘阳翕群阴。
美人如见与,先此通微忱。相期洞庭野,共奏钧天音。
灯下狂歌酒半醺,兴来为尔写秋云。
故人湖海如相问,骨立萧然似此君。
秋声起巫峡,暝色迷湘渚。
怅望千里遥,佳人渺何许。
幽期邈难值,欲往复延伫。
中夜独遐思,西窗飒风雨。
太史文章表墓阡,群公哀挽集成篇。人生百岁谁无死,似此尤堪慰九泉。
翠浪粼粼带碧烟,瑶台西畔玉楼前。九重地隔人间世,一片秋涵镜里天。
星斗转时银汉近,芙蓉开处綵云连。此身已得随鹓鹭,共沐恩波祝万年。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